迷茫者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迷茫者 > 职场 > 正文
神仙传记详细资料大全
神仙传记详细资料大全
提示:

神仙传记详细资料大全

神仙传记记述神仙故事的著作。也反映了道教的新的造神运动。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 :神仙传记 外文名称 :不详 作品别名 :不详 创作年代 :不详 原文,代表书作, 原文 神仙传记记述神仙故事的著作。神仙传说,其源甚古,早期记载,多为片言只语,散见于百家之中。秦汉之际,方士迭出,宣扬神仙之说,秦皇汉武,深信寻求。于是神仙传说,遂累见于史传之中。随道教之兴起,记述神仙故事的专著──《列仙传》,也随之问世。企求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理想,而《列仙传》宣传神仙之存在而可成,体现了道教的要求。《列仙传》之后,《神仙传》继之;从此踵事增华,层出不穷。这类神仙传记著作,所记述的神仙,或为神话传说人物;或史传有其人而无其事;或史传不著,因事缘饰,索隐怪迂。其文字记述,大多简短,人不数事,事不数言。多为散文,间有骈俪。纂述体例,既有历代汇编,又有断代专集。这些著作为研究神话传说和道教的发展史保存了丰富资料。其著者: 代表书作 列仙传 2卷。《正统道藏》本列传70人,人系以赞。《云笈七》节载48人,有传无赞。旧题刘向撰。 据本传和《汉书·艺文志》载,刘向博采传记,著《新序》、《说苑》、《世说》和《女传》等67篇,无《列仙传》之名。 《列仙传》一开始出现并非道书,有人认为是志怪小说,也有人看作杂史杂传,但它后来被收入《道藏》(138册),成为道书。 神仙传 10卷。东晋葛洪撰。据自序称,因其弟子滕升问神仙之有无,遂集录古代神仙汇编为《神仙传》。自称所录或见于仙经、服食之书,或闻于先师耆儒。全书所录神仙84人,《汉魏丛书》本又钞《太平广记》所引,合为92人。除老子与彭祖两条,与《列仙传》重出外,余皆为其所未载。其中广成子与黄帝论长生之道,取材于《庄子》淮南王刘安自杀,李少君病死,《史记》、《汉书》皆有记载,并无登仙之事。然所载壶公、蓟子训、刘根、左慈、甘始、封君达诸人事迹,又多与《后汉书·方术传》相符。故葛洪撰述,亦有所本。流传既久,遂成故实。《云笈七》节录21人;全书收于《道藏精华录》,增为94人。 洞仙传 1卷。未题撰人。书中记录自元君迄姜伯真77人事迹。秦之徐福,汉之王乔,晋之郭璞,北魏寇谦之等俱载其中。按《隋书·经籍志》载为10卷;《旧唐书·经籍志》亦为10卷,见素子撰;而《四库全书总目》载,《洞仙卷》1卷,浙江王汝家藏本。卷数与现存《云笈七》同。 续仙传 3卷。南唐沈汾(玢)撰。据自序称,汾生而慕道,尤喜积书。感于神仙之事,国史不书,事散于野,惧其失传,故编录之,名曰《续仙传》,“用显真仙”。上卷以张志和为首,载飞升16人(内女真3人);中卷以孙思邈为首,载隐化12人;下卷以司马承祯为首,载隐化8人。收于《正统道藏》。 三洞群仙录 20卷。南宋江阴静应庵道士陈葆光撰。其序言作于“绍兴甲戌”(1154)。成书当在南宋初年。全书蒐集神仙故事1054个,始自盘古,迄于北宋。自注故事来源,引书达200余种。自谓网罗九流百氏之书,下逮稗官俚语之说,凡载神仙事者,汇编成书。收入《正统道藏》。 墉城集仙录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撰。墉城谓金墉之城,王母之所居。女仙统于王母,故以西王母为首,玄女传次之,所录皆女仙。《云笈七》本作3卷,录女仙27人。《正统道藏》本为6卷,记女仙37人;前数卷皆袭取《汉武帝内传》与《真诰》,为后人杂凑而成。 搜神记 现存有二:一为志怪小说集。史称干宝撰,20卷。今通行本,系后人辑录《法苑珠林》、《太平御览》、《艺文类聚》诸书有关内容而成。书中所录神仙故事、神怪精灵、占卜祈禳、因果报应、谶语、医药等,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也”。 另一《搜神记》为神谱著作, 6卷。明张国祥校梓。与干宝《搜神记》内容迥异。全书收录儒、释、道之圣哲与众神160余条,详列姓名、爵里与灵迹,间亦附有诞辰,收于《万历续道藏》。 三教搜神大全 神像图录。全称《三教源流搜神大全》,7卷。撰人不详。因蒐集儒、释、道三教圣贤及世奉众神画像,故名。收神像120多幅,每幅神像之后,附其姓名、字号、爵里、封赠諡号,神异事迹。儒以孔丘为首,释以释迦牟尼为首,道以李耳(即老子)为首,旁及世奉众神。清末叶德辉据明刻绘图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7卷本(一说为元版画像《搜神广记》之异名)翻刻,收入《丽丛书》。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简称《仙鉴》。53卷。元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编者感于儒家有《资治通鉴》,释门有《释氏通鉴》,“唯吾道家斯文独缺”。由是遂集录得道仙真故事,始自黄帝,下逮宋末,计745人。自谓搜之群书,考之经史,订之仙传而成,用补《列仙传》上不及黄帝,《神仙传》下不及晋代,《续仙传》所遗极多之失。另有《续编》5卷,录神仙及道教人物34人,兼及金元间北七真事迹。《后集》6卷,记述120位女仙故事。俱收于《正统道藏》。

《神仙传》的作者是?
提示:

《神仙传》的作者是?

  《神仙传》,书名。东晋·葛洪撰。十卷。书中收录了古代传说中的84位仙人的事迹。虽事多怪诞,但其中不少人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有些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养生学术也不无参考意义。
  现存《神仙传》有两种版本。一为九十二人附二人传本,见于《道藏精华录百种》等道典中。二为八十四人传本,见于《四库全书》中。此外唐人梁萧又称其“凡一百九十人”,可见今人《神仙传》并非全本。
  《神仙传》中故事众多,故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大多复杂、奇特、生动。如《栾巴传》写仙人栾巴为民除害的故事,中间说一庙鬼化作书生,骗太守许以女儿。栾巴见之,遂做法驱之,使庙鬼现形为老狸。故事以生动的情节,刻画了道教的法力,笔墨虽少,却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正面形象。类似的故事还有《王远传》、《刘根传》、《吕恭传》等,均以想象丰富,记叙生动著称。

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
提示:

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

1.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是谁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是谁 解答:干宝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作者简介 干宝(?~336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启《海盐县图经》云:“父莹,仕吴,任立节都尉,南迁定居海盐,干宝遂为海盐人”。又云:“干莹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杂存》云:“干宝……海盐人也。按武原古志云,其墓在县西南四十里,今海宁灵泉乡。真如寺乃其宅基,载在县志,盖古地属海盐也。”据史料记载,自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干宝初仕盐官州别驾(刺史的从吏官),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亡,东晋立,南北对峙,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今海宁黄湾五丰村与海盐澉浦六忠村的交界处)。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阳,干宝为父守孝。至三世时,迁至梅园(今海盐通元),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 名称由来 《晋书·干宝传》说他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 内容 《搜神记》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编撰,全书凡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楚辞》、《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标注读音,文中生僻字词标注,读音,让读者无查阅之苦。增加译文,让文字变得通俗易懂,易于为读者接爱。图文并茂,一百余幅古代珍稀版画,营造情境和氛围。 《搜神记》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 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后有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览》上下卷,都是《搜神记》的仿制品。《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搜神记》内容十分丰富,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祥卜梦的感应,有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神话,如卷十四的"盘瓠神话",是关于古时蛮族始祖起源的猜测;"蚕马神话"是有关蚕丝生产的神话。历史传说,如卷十一"干将莫邪"讲述的复仇故事;卷十六紫玉传说,讲吴王小女的生死爱情。民间故事,如卷十一"东海孝妇",讲孝妇周青蒙冤的故事;韩凭夫妇的传说则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这些故事是《搜神记》的精华所在,历代长传而不衰。 2. 中国古代(文言)志人志怪小说都有哪些 战国时代的鬼怪书主要有: 《归藏》 《黄帝说》(40篇) 《汲家琐语》 《穆天子传》 《山海经》(郭璞注) 《禹本纪》 《伊尹说》(27篇) …… 两汉时期的鬼怪书主要有: 《汉武洞冥记》(郭宪著,四卷六十则) 《汉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 《汉武内传》(班固著,存一卷) 《括地志》 《列仙传》 《神仙记》 《神异经》(东方朔著,一卷) 《十洲记》(东方朔著,一卷) 《蜀王本纪》 《徐偃王志》 《玄黄经》 《虞初周说》(943篇) 《异闻记》 …… 六朝时期的鬼怪书日益增多,主要有: 《博物志》(张华著,400卷) 《集灵记》(颜之推著) 《旌异记》(侯白著) 《列异传》(魏文帝著,3卷) 《灵鬼志》(荀氏著) 《灵异记》 《冥祥记》(王琰著,10卷) 《齐谐记》(东阳无疑著,7卷) 《神仙传》 《神异记》(王浮著) 《拾遗记》(王嘉著,10卷) 《述异记》(祖冲之著,2卷) 《搜神后记》(陶潜著,10卷) 《搜神记》(干宝著,20卷) 《续齐谐记》(吴均著,1卷) 《宣验记》(刘义庆著) 《研神记》 《异林》(陆氏著) 《异苑》(刘敬叔著,存10卷) 《幽明录》(刘义庆著,30卷) 《冤魂志》 《甄异传》(戴祚著) 《志怪》(祖台之著) …… 唐代的鬼怪小说得以发展,主要有: 《博异志》 《补江总白猿传》(1卷) 《传奇》(裴铏著) 《独异志》 《古镜记》(王度著) 《河东记》 《集异记》 《秦梦记》(沈亚之著) 《湘中怨》(沈亚之著) 《续玄怪录》(李复言著,10卷) 《宣室志》 《玄怪录》(牛僧孺著,10卷) 《异梦录》(沈亚之著) 《游仙窟》(张文成著,1卷) 《酉阳杂俎》(段成式著,20卷) 《酉阳杂俎续集》(段成式著,10卷) 《枕中记》(沈既济著,1篇) 《周泰行记》(韦瓘著) …… 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广记》(344种,含鬼40卷) 《稽神录》(徐铉著,6卷150事) 《江淮异人录》(吴淑著,3卷) 《乘异记》(张君房著) 《括异志》(张师正著) 《洛中纪异》(秦再思著) 《幕府燕闲录》(毕仲询著) 《睽车志》(郭彖著,5卷) 《夷坚志》(洪迈著,420卷) 《唐太宗入冥记》 金元时期的鬼怪作品有: 《潮海新闻夷坚续志》 《诚斋杂记》 《续夷坚志》 《子不语》 …… 明代神魔小说等作品盛行,主要有: 《汴京勼异记》 《封神传》(许仲琳著,100回) 《后西游记》(6卷40回) 《剪灯新语》 《剪灯余话》 《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著,100回) 《涉异志》 《四游记》(吴元泰《上洞八仙东游记传》、余象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杨志和《西游记传》) 《松窗梦话》 《西游补》(董说著,16回) 《西游记》(吴承恩著,100回) 《续西游记》 《庚巳编》 《语林》 …… 清代鬼怪小说则主要有: 《幽冥夜谈》余问天 《池上草堂笔记》(梁恭辰著,24卷) 《遁窟谰言》(王韬著,12卷) 《耳食录》(乐均著,12卷,《二录》8卷) 《耳邮》(俞樾著,4卷) 《后聊斋志》(王韬著) 《蕉轩摭录》 《客窗偶笔》(金捧阊著,4卷) 《聊斋志异》(蒲松龄著,8卷431篇) 《里乘》(许奉恩著,10卷) 《六合内外琐言》(黍食余裔孙,20卷) 《觅灯因话》 《平妖记》 《三异笔谈》(许元仲著,4卷) 《淞滨琐话》(王韬著,12卷) 《淞隐漫录》(王韬著,12卷) 《挑灯新录》 《闻见异辞》(许秋垞著,2卷) 《昔柳摭谈》(冯起凤著,8卷) 《洗愁集》(邹弢著,8卷) 《谐铎》(沈起凤著,10卷) 《新齐谐》(袁枚著,24卷,续10卷) 《夜谭随录》(和邦额著,12卷) 《夜雨秋灯录》(宣鼎著,16卷) 《翼驹稗编》(汤用中著,8卷) 《蟫史》(屠绅著) 《印雪轩随笔》(俞鸿渐著,4卷) 《萤窗异草》(浩歌子著,3编12卷) 《影谈》(管世灏著,4卷) 《右合仙馆笔记》(俞樾著,16卷) 《阅微草堂笔记五种》(纪昀著,《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 出自:/link?url=4VC_dHkkc52XaEZ3LB6S8hU6ABC27VuLQsfa1MkdP4Il_uJtNnq6rtkfrtpmSty3Wygyi7rXqrJNuWJOcKo7nq。 3. 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 是东晋干宝写作的《搜神记》 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特别兴盛。这类小说大都记录怪异奇闻,有的记述鬼魅,有的描写佛法,有的记叙人迹稀少地区的山川特产,有的编录虚幻的神仙方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东晋干宝写作的《搜神记》,是这类作品中写作最早、成就最高的一部。 《搜神记》虽然写的多是神灵怪异的荒诞故事,但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韩凭夫妇》、《干将莫邪》《三王墓》等篇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歌颂反抗者的不屈精神。《李寄斩蛇》记述少女李寄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事迹。《搜神记》的内容庞杂,描写细致生动,对人物刻画也注意到鲜明的个性,初具小说的格局,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集
提示:

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集

1.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是谁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是谁 解答:干宝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作者简介 干宝(?~336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启《海盐县图经》云:“父莹,仕吴,任立节都尉,南迁定居海盐,干宝遂为海盐人”。又云:“干莹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杂存》云:“干宝……海盐人也。按武原古志云,其墓在县西南四十里,今海宁灵泉乡。真如寺乃其宅基,载在县志,盖古地属海盐也。”据史料记载,自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干宝初仕盐官州别驾(刺史的从吏官),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亡,东晋立,南北对峙,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今海宁黄湾五丰村与海盐澉浦六忠村的交界处)。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阳,干宝为父守孝。至三世时,迁至梅园(今海盐通元),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 名称由来 《晋书·干宝传》说他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 内容 《搜神记》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编撰,全书凡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楚辞》、《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标注读音,文中生僻字词标注,读音,让读者无查阅之苦。增加译文,让文字变得通俗易懂,易于为读者接爱。图文并茂,一百余幅古代珍稀版画,营造情境和氛围。 《搜神记》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 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后有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览》上下卷,都是《搜神记》的仿制品。《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搜神记》内容十分丰富,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祥卜梦的感应,有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神话,如卷十四的"盘瓠神话",是关于古时蛮族始祖起源的猜测;"蚕马神话"是有关蚕丝生产的神话。历史传说,如卷十一"干将莫邪"讲述的复仇故事;卷十六紫玉传说,讲吴王小女的生死爱情。民间故事,如卷十一"东海孝妇",讲孝妇周青蒙冤的故事;韩凭夫妇的传说则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这些故事是《搜神记》的精华所在,历代长传而不衰。 2. 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LZ,你好!《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突出“个人创作”。 干宝的《搜神记》是干宝自己认为有鬼,然后去民间搜集各种鬼神故事的,所以说不是他一人创作的,借助了民间百姓的鬼神故事,跟《聊斋志异》还是有些差别的。 另,志人体 小说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是我国小说发轫期的作品啊,为什么也不说它是第一部呢?我也糊涂了,反正《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要只说第一部也是不正确的,所以我认为题目错了! 你就别纠结了吧~题目不规范是常有的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