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者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迷茫者 > 职场 > 正文
请问,妈妈的妹妹我应该叫什么,妈妈的姐姐又叫什么,
请问,妈妈的妹妹我应该叫什么,妈妈的姐姐又叫什么,
提示:

请问,妈妈的妹妹我应该叫什么,妈妈的姐姐又叫什么,

妈妈的姐妹叫阿姨。这句儿歌好像小学课本里有的。
至于妈妈的姐姐和妹妹分别怎么叫,确实还得根据您家阿姨的人数来定。
一、妈妈只有一个姐姐或妹妹或只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时。妈妈的姐姐叫大姨,妈妈的妹妹叫小姨。
二、妈妈姐妹在三个以上时。
1、妈妈排行老大。妈妈的大妹妹叫大姨,依次二姨、三姨,最小的叫小姨。
2、妈妈排行老小。妈妈的大姐叫大姨,依次二姨、三姨,最小的叫小姨。
3、妈妈排行中间。除妈妈之外,从妈妈的大姐依次叫大姨、二姨、三姨,最小还是叫小姨。

说明:以上叫法仅限于妈妈的亲姐妹。如果是堂姐妹,一般叫其名字+阿姨,如果她家姐妹也多,一般按她家的姐妹排行称呼,你妈妈的亲姐妹不参与排行。

专业成长路02:《“单元整体教学”之我见》研修总结
提示:

专业成长路02:《“单元整体教学”之我见》研修总结

2022年7月18日星期一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梁老师的推荐下,我加入了中原名师李朋云初中英语工作室,认识了长垣第一初级中学的李朋云老师和他的团队,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李朋云老师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我上午加入他的团队,下午他便给我布置了第二天团队研讨时的任务,让我分享自己的经验。彻底“粉碎”了我在这个团队潜水、观望的想法,让我以积极的态度做真正的工作室研修成员。7月19日晚上7:30,我参加了李老师工作室的第一次研讨活动,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如海绵吸水般的学习过程。下面把我的所学、所思和所行汇报如下。

一、所学

1.学习了李朋云老师严谨、细致、专业、高效的工作作风。

李老师在给我布置任务前有沟通。他会根据我的经历和经验,给我提具体的要求,让我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他的指令很清晰,语言很专业,方向很明确,没有任何废话和套话。从他身上我既看到了将者风范,又看到了一位导师的领导力。




李老师布置完任务后有跟进指导。他给团队布置完任务,发送了大量的相关内容的链接,理论结合实践,供团队成员学习。也是通过李老师发的链接,我把以前断断续续未听完整的王蔷老师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讲座又看了一遍,对端元整体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我

提交了自己的分享稿以后,他认真阅读并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分享那哪一部分,怎么分享,都有明确的要求,并让我做出课件。

7月19日上午8点多沟通,下午2点提交分享稿,下午4:30 提交课件,晚上7:15进入腾讯会议室调试设备,这一天我感到从而有过的紧张,也感到非常充实,高效。

 

2. 学习了梁树丽老师精彩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7月19日下午,李朋云老师在我发送了课件以后,给我发来了好友梁树丽老师的分享课件。我和老梁虽然是好友,但是这两年我在专业成长方面下的功夫真不如她。她跟着王彩琴导师不断学习,每月又参加一次网研社的案例研讨,不断地学习和沉淀,她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成长。

梁老师结合王彩琴教授曾经在语篇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的三个关键词what、why和how,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三条“经验” ,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三条经验是:

(1).深入开展语篇研读

教师要对语篇研读,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分析;明确主题意义,提炼语篇中的结构化知识,建立文体特征,语言特点等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挖掘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把握教学主线,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提供依据。

(2)研读语篇要重点回答3个基本问题。

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what 。

第二,语篇传递的意义(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why。

第三,语篇具有怎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how。

(3)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的问题,达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围绕这些问题,她的课堂教学设计就很清晰,具体,一目了然。




如果说我的所谓经验是纸上谈兵,梁老师的设计就是实战演习。她的教学设计更加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文化意识的渗透,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也感谢她让我看到了一个方向。在我分享的时候,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按照李老师下午的要求替她分享,但是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梁老师是优秀的,她的优秀要由她自己来展示,而且我觉得她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完全可以作为一次独立的分享。这个设计对我们所有英语教师都是非常有益的。

3. 学习了王彩琴教授等诸位英语大咖的批判质疑精神。

在19号的研讨中,我被河南师范大学王彩琴教授多个“为什么”问懵了。虽然她的问题没有指定我回答,但是我很紧张,因为她所想到的、质疑的、批判的,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比如: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还比如,专家们说的都是对的吗?所有的单元都适合整体教学吗?原有的教材设计真的一无是处吗?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地看待单元整体教学?

还有王彩琴教授提到的,她发现她很难改变自己的学生,大学四年,她很难从学生身上看到大学教师的教育效果。很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依然保留的是他们初中老师或者高中老师带给他们的教育。为什么学生没有改变?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要变?哪些需要变?哪些不用变?诸如此类的问题等等。







王彩琴教授之问让我汗颜。坦白地说,对于一些新理论和新思潮的出现,我要么全盘接受,要么无动于衷,很少去追问这些内容对不对?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合适?我的大脑想个容器,一直在往里面装东西,却没有思考生成新的东西,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二、 所思与所行

1.  教师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李朋云老师发了很多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学习材料,并对省内其他名师工作室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吕老师在王蔷教授讲解的基础上加入了个人的理解和补充。我们要想做什么研究,必须熟悉这个研究领域的理论和研究现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王莎莎老师总结出来的教师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困惑与我原有的困惑相比更有深度和思想性,关联、语篇意义、思维品质是我不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如果没有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是不可能提出这些有深度思考的问题的。




彩琴老师也是因为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才很容易发现我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让思维层面和意识层面的内容很快在设计中凸显出来了。

所以以后的我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紧跟工作室的步伐认真加强学习和教研,另外暑假计划把2022年版课标学透学扎实,再把与单元整体教学相关的材料学习并梳理归纳,形成自己的笔记。

2. 教师要有批判性思维。

在昨晚的研讨中,我被王彩琴老师多个“为什么”问懵了。坦白地说,对于一些新理论和新思潮的出现,我要么全盘接受,要么无动于衷,很少去追问这些内容对不对?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合适?所有的单元都适合整体教学吗?原有的教材设计真的一无是处吗?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地看待单元整体教学?我们的教参和教辅到底是太多还是太少了?

彩琴老师说:她和我们最大的区别是,她手里只有课本和课标。她是最“穷”的,恰恰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没有更多的资源,她就会充分利用手边的资源,深入研读课本和课标,立足教材,深挖文本的内在意义和价值,并结合生活进行深度思考、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和作业。而我们往往在众多的资源中迷失了自我,缺失了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无论是王彩琴老师,李朋云老师,还是魏玮老师,王彦老师,郭华伟老师,他们对单元整体教学都能采取理性的态度,客观地面对与分析,并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在实践上也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我要学习这些优秀同行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多一点批判性思维,以后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要深度研读教材和课标,用彩琴老师的话说“把教材挖出金子来”。

3. 教师要有团队协作的意识。




彩琴老师分享了她的观点,她认为我们不仅要深度研读教材,还要教研组合作进行,开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读单元内容,解读主题语篇,落实结构性知识,通过集体备课、研课和磨课,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形成集体的合力,方能行得更远。所以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上,以后要加强和教研组、工作室小伙伴们之间的协作,争取在集体的智慧碰撞中不断有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