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者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迷茫者 > 职场 > 正文
微带天线的简介
微带天线的简介
提示:

微带天线的简介

结构与分类微带天线是近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天线。早在1953年就提出了微带天线的概念,但并未引起工程界的重视。在50年代和60年代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真正的发展和使用是在70年代。常用的一类微带天线是在一个薄介质基(如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压层)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等方法作出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和轴线探针对贴片馈电,这就构成了微带天线。当贴片是一面积单元时,称它为微带天线;若贴片是一细长带条则称其为微带振子天线。图1所示为一基本矩形微带天线元。长为L,宽为W2的矩形微带天线元可看作一般低阻传输线连接两个辐射缝组成。L为半个微带波长即为λg/2时,在低阻传输线两端形成两个缝隙a-a和b-b,构成一二元缝阵,向外辐射。另一类微带天线是微带缝隙天线。它是把上述接地板刻出窗口即缝隙,而在介质基片的另一面印刷出微带线对缝隙馈电。按结构特征把微带天线分为两大类,即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缝隙天线;按形状分类,可分为矩形、圆形、环形微带天线等。按工作原理分类,无论那一种天线都可分成谐振型(驻波型)和非揩振型(行波型)微带天线。前一类天线有特定的谐振尺寸,一般只能工作在谐振频率附近;而后一类天线无谐振尺寸的限制,它的末端要加匹配负载以保证传输行波。微带天线的性能微带天线一般应用在1~50GHz频率范围,特殊的天线也可用于几十兆赫。和常用微波天线相比,有如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能与载体(如飞行器)共形(2)电性能多样化。不同设计的微带元,其最大辐射方向可以从边射到端射范围内调整;易于得到各种极化(3)易集成。能和有源器件、电路集成为统一的组件。微带贴片形状贴片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某些特殊的性能要求和安装条件的限制,必须用到其他形状的微带贴片天线。例如,国外某型炮弹引信天线要求半球覆盖的方向图,即E面和H面方向图在端射方向()的电平也要求在半功率电平以上,而规则的矩形或圆形贴片无法满足。因此,为使微带天线适用于各种特殊用途,对各种几何形状的微带贴片天线进行分析就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什么是微波
提示:

什么是微波

微波是一种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通常指300~30000兆赫兹的电磁波。微波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烹饪食品的厨房器具。微波炉最早被称为“雷达炉”,原因是微波炉的发明来自雷达装置的启迪,后来正名为微波炉。 微波性质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例如: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什么是微波技术 微波技术介绍
提示:

什么是微波技术 微波技术介绍

1、微波技术是关于微的波产生、放大、发射、接受、传输、控制、测量以及应用的技术。

2、微波技术是高温超导材料近期内可能得到重要应用的领域。近几年我国开展了多种超导微波器件的研究,制成的超导滤波器、超导天线、迟延线、振荡器、超导结型混频器等器件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如为适应航天通讯需要研制的4.5GHz的YBCO超导体圆极化微带天线,在77K温度下,匹配良好,都达到航天部超导磁窗项目要求。2010年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微波技术》出版发行。该书以场路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结合当今微波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微波电路的相关基础知识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卫星通信与地面微波通信异同点
提示:

卫星通信与地面微波通信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微波通信,都有微波通信的特点--需要可视、微波传输、折射、干扰... 不同点: 1、卫星通信近似为理想的自由空间微波传输,而地面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干扰影响比较大; 2、将地面的微波中继站放到天上(卫星),就成了卫星通信,所以传输距离不受地球表面球形遮挡限制(50公里地面微波接力)。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约1/3面积(地面微波站做不到); 3、通信距离与成本无关,因为在卫星的覆盖范围内,任何站点之间都是通过卫星连接。而地面微波需要中继传输,2个微波中继站距离一般不超过50公里。 微波通信中电波所涉及的媒质有地球表面、地球大气(对流层、电离层和地磁场等)及星际空间等。按媒质分布对传播的作用可分为:连续的(均匀的或不均匀的)介质体,如对流层,电离层等,及离散的散射体,如雨滴、冰雷、飞机及其它飞行物等。 扩展资料: 视距传播时,发射点和接收点双方都在无线电视线范围内,利用视距传播的有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空间通信及微波移动通信。其特点是信号沿直线或视线路径传播,信号的传播受自由空间的衰耗和媒质信道参数的影响。 如地-地传播的影响包括地面、地物对电波的绕射、反射和折射、特别是近地对流层对电波的折射、吸收和散射;大气层中水气、凝结体和悬浮物对电波的吸收和散射。它们会引起信号幅度的衰落,多径时延,传波角的起伏和去极化(即交叉极化率的降低)等效应。 在地-空和空-空视距传播中,主要考虑大气和大气层中沉降物的影响,而地面、地物和近地对流层对地-空、空-空传播的影响则比对地面视距传播的影响小,有时可以忽略不计。 在面对抗震救灾或国际海底/光缆的故障时,卫星通信是一种无可比拟的重要通信手段。即使将来有较完善的自愈备份或路由迂回的陆地光缆及海底光缆网络,明智的网络规划者与设计师还是能够理解卫星通信作为传输介质应急备份与信息高速公路混合网基本环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波通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