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者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迷茫者 > 职场 > 正文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关于#读史#一点#见解】:今天小迷助手分享的内容是——读史的好处读史,好处,,,,,小迷将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关于读史书的一点见解
关于读史书的一点见解
提示:

关于读史书的一点见解

历史书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史书,如《左传》、《史记》、《后汉书》、《三国志》等,是后人研究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另一类是后人据传统史书与一些出土文物等资料解读、总结而产生的历史通俗读物,如《国史大纲》、《明朝的那些事》、《万历十五年》等。

传统史书与历史通俗读物有很大差别,传统史书因为离我们时代较远,和现代人阅读习惯已有较大不同,会比较难。通俗读物这方面能人辈出,一些大家的解读有些比历史本身精彩,凝聚了个人的心血,不能抹杀,不过不能否认,因为质量很大程度由作者立意、综合材料能力决定,有时会掺杂作者过多私货,有时会离历史本身比较远,好在优势明显,因为离时代已远,能更客观看待,精力有限又想了解某一时代,通俗读物是不错的选择,前提是尽量选大家的来阅读,比如钱穆、黄仁宇、吕思勉、翦伯赞等。

不过若想品味历史的真,那么传统史书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下面主要谈谈读传统史书的一点认识。

传统史书是对历史最接近真实的记载,读它们,更能得出切近真实的解读,在这些最原始的记载中,阅读时会较少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人们在解读历史时,无论是何人,总带有自己主观上的认识,因此如果阅读经人解读的历史读物,会离历史事实更远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一次偶然翻到一篇文章,说春秋时郑国大夫子公与郑灵公之间的事,文章形容子公可爱,说子公被郑灵公追着要杀,子公觉得不行,于是转而杀了郑灵公。这一解读出自《左传》,来龙去脉其实很简单,子公与子家在郑灵公住处等郑灵公,子公食指动了动,说每次食指动必尝美食,巧的是那天楚人送了一只鼋给郑灵公,郑灵公回来时,子公与子家相视笑了笑,灵公觉得奇怪,问明缘由,到鼋熟时,把子公叫到一旁站着,不让他吃,子公忍不住,伸手去尝,郑灵公很气,生了杀心。当时子家掌握郑国军政大权,子公惧灵公,便去威胁子家一同杀灵公,子家不得已,与子公一同杀了郑灵公。当时所处时代是春秋,即东周,周代已是礼法结合。

《礼记•大专》言:

《礼记•典礼》言:

已经把有关礼仪的典章制度与各项规范法律化,子公与子家对郑灵公有服从的义务,弑君更是大罪,且子公去找子家时,子家先是不从,“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子公威胁过后子家才从的,以可爱形容子公,何处可爱?严重的不符于历史事实,既违君礼又施谋弑,一个可爱的形容词便生生歪曲了历史事实,晋灵公时,赵盾被晋灵公逼得出奔,未出晋境,灵公已被弑,赵盾便又返回。

孔子作《春秋》言

只是这样便讽刺是赵盾弑君,何况子公是亲弑其君,其罪更甚。因此,读传统史书,能离历史本身更近,得出公允客观的观点,他人对传统史书的解读,轻则带有主观色彩,妄求标新立异,重则割裂历史事实本身,只展示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正如此子公例,为说子公可爱,只说他想吃鼋,就伸手去尝,灵公想杀他,不得已只好杀灵公,他是善良的,可爱的,不说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说他威胁子家,与事实本身相差甚远,因而读传统史书重要性不言而喻。另:灵公乃谥号,死后所谥,“乱而不损曰灵”“ 不勤成名曰灵“。

读历史,应戒持一孔之见,而应以大量材料分析得出客观的观点。没有大量的材料累积,很难得出客观全面的认识,观点,而且大量的材料累积之后,观点自会有些雏形。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的序言中说

只是读他人解读的书,难以形成自己切实的见解和认识,就像“吃他人剩下的残羹,穿他人脱下的衣衫”,毕竟可消化的很少,而且不一定适合自己,不利于形成自己的认识。未读《左传》前,听了很多对春秋时代的评价,然而始终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每次与人谈起,只是重复一个观点,重复那么几句话,觉得他人说的这一观点有理,那一观点也有道理,没有具体的认识和自己思考产生的观点,读《左传》后,开始有了具体的认识,历史人物在心中也形象了起来,晋文公不再只是一个霸主的单一形象,而是出奔在外十九年的“艰难困苦,备尝之矣;人之情伪,尽知之矣;”,有无食可吃而食人肉,数次被拒与门外,因天生重瞳异样被偷看洗澡的无奈,城濮之战因梦兆不详不欲战的犹豫,楚庄王的形象也开始丰满,幼年被劫持的苦难,楚最大家族的反叛的战斗,箭及于车的惊险,再到大败晋师的“武,止戈也”的宏大境界,这些都是在大量材料的积累之下所形成的认识。也正因为大量材料的积累,更识得春秋时之人积极乐观的精神与忧惧心理,从郑庄公的“多行不义必自毙”,管仲的“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再到范文子的“难将作矣!爱我者唯祝我,使我速死”,叔孙豹的“立德,立言,立功”,这些都深深影响了我对春秋时期的认识,使自己形成了依据大量材料形成的观点,改变了以往看到这方面知识不知所言的局面。

读历史,亦不可急功近利。

南宋胡宏言

历史写在书上,也许只是短短几行字,但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内容却极多,如果说字里行间包含的内容是一桶水,那么字面上的意思就只能是一滴水。若只一味急功近利,是不可能有所得的。特别是古代的历史书,以文言写成,字本来就很少,更需要慢慢解读,更是不能急功近利.

钱穆对此有论述:

其次,贵在专,即精读。不精读则不能明幽深之理,深刻体会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读了就忘,自己心里不明白,解释不清楚,一到深究时,方发现处处现凝滞之感,有一句话说得好:“说不明白就是还不知道。”然而若始一开始学,便精读沉思,慢慢的就能越学越多,所学之间也能融会贯通,在说时刚说完一个点,跟着很多点就浮现出来,关于精读这一点,古人也极推崇。

朱熹上宋光宗疏言:

曾国藩在写给家里的信中谈及读书之要时,说得更清楚明白:

若读《史记》商鞅篇,未变法时商鞅与甘龙辨,言:“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相秦十年后,“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请见,劝其功成而退,不然,“亡可翘首而待”,商鞅不听,若随意读过,当不明商鞅所迷者何。先其言“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足见商鞅对普通民众与人性有深刻见解,其又言“智者见于未萌”,盛赞趁事未显现前便做决断,比事已显现而去解决更好,到相秦十年,每出,“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此时事态已现,商鞅却已不能”见于未萌“,盖因这时已被权力与欲望迷住了眼,双耳难闻异声,诸葛亮《诫子书》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刚开始要变法时,尚未被成就迷住,目光宏远,心中清醒,到位高权重,所迷者多,早已难容他人之劝,因此遂落得身死名灭的下场。因此当知读历史应精读深思,如此方能有所得。

读史的好处
提示:

读史的好处

我觉得意义就是在时代里找到自己,摸清自己这一生在历史上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把握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和时代使命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一无所知,但却已经落在了历史的某个时刻里,这一生必定只能生活在漫漫历史里一个片段了。

那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怎么定位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时代?

那就要看历史发展到哪个程度了,未来还会怎么展开,我们处在承前启后的一瞬间,怎么把自己塑造成刚好承担这一角色,推动历史前进,或者适应时代呢?从一个一无所知的人,到全方位适应当代法律、文化、习俗和当代科技水平、伦理和起居住行、语言语义构成方式,成为一个这个时代的人,我们有很多事可以做,就是知道睁开眼,怎么处在已经存在的这个时代了。

什么样的人适应时代。假设两个人类生出在相距一千年的中国,他们从一张被格式化的磁盘到被写上新内容,内容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现实会有点复杂,时代造就人们的智识观念,人们的观念书写明天的历史,我们落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强行被放在了已经书写了一部分的位置,而且,横向看,你身边全是处在这位置的人,想要生存,你要掌握这个时代的生产技能,还要能了解其他人,顺便还要和同时代所有人一起,创造历史。

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适应、引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里的人、物、情、法(或者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呢?有一个方法就是读历史。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可塑的,而且学习能力超强,随便把我们的“内存”格式化,放在历史哪个阶段,我们总能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对当代有基本的了解,并融入其中。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总有一些人,不是落后于时代,就是超前于时代,和主流格格不入,因为现实会有点复杂。

由于域宽,人又多,资源分布差异存在,就算是同一时间点上,社会或世界在各方面也会存在一定跨度,先进到落后,高贵到卑贱,开明和压制,我们只能是横向和纵向中的一个点,在这一个点上,横向来看,就是所有的现实了,这些现实是我们从中获得幸福的基础,有人所谓的想改变阶层,说白了,也只不过是在这一个横面上向“高阶”游一游。也有人想要超越时代,带领全部的文明前进,他们是在纵向上往前游。

读历史的好处是:1、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在寥寥众生中,找到自己所处的点(横坐标,纵坐标);2、我们学习能力强,适应基本的伦理习惯不在话下,可以在所处局部活得好,但在处理更复杂的现象、和不同的外物进行信息交互时,一旦生活圈有所不同,眼界不同,就难以定位对方所处的点,势必影响自己的发展。

就算是以上的第一点,就会有各种分化,有的人不理解当前的习惯规章,人情世故,他们向哲学心理学求索,有人干脆与世无争也不去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进深山老林修禅道,悟真理,有的人则处处超前时代,理解能力惊人,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们,他们受大部分人欢迎,引领人们创造,带着历史纵向革新。(绝不是几个乌合之众形成的圈子,投机倒把,不能容纳外界的低俗圈子,而是掌控着世界大部分发生着的事,理解大多数人和现象,具备一定改造思想的同等高度觉悟的人呆在一起形成的圈子,他们高尚,渊博,有智慧和视野,不是因低俗、愚昧而结在一起),这些人了解现在是怎么来的,沿着怎样的路径,其中遵循的规律,从而知道怎么做。历史在变,人性里也有不变或变化很少的东西,读历史可以让人明白,随着时间向前推进,哪些变得快,哪些不怎么变,有人不了解历史,但是在横向上非常精通,对所处的时代在横向上非常了解,领略了远近高低,相当于搜集了很多现成素材,他们再去读历史,就会全了,他能理解万物的存在,通过横纵比较,甚至还可以预测某些较落后的局部文明会的发展趋势。就算是你能带领一些较落后的思想向横向里已占领至高点的思想移动,你也会成为英雄,不愧于是历史中没白活。

要做成可以实现的事,明规律,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一旦你走到了别人前面,那么,在同一时代里,你知道别人身上的历史轨道,知道他人身上发生的前因后果,但是他们理解不了你,除非他们知道你的经历,这种经历的秘密,全部或大部分藏在历史里了。

由于纵向来看,我们每个个体近100年的存在相当于只是一瞬间,在这里,我们能改变的总有限,而且,对一个时间段(比如100年)进行横截分析,我们在横向层面上进行改造显得更有意义,历史所有的存在都被定格在一个横截面上,所以我们的改造无非是改造这个截面,想获得幸福,就算是了解这个截面恐怕会让人殚精竭虑了。毕竟我们太渺少,精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只能放弃很多细节 或者知晓冰山一角。假设我们个个是超人,可以迅速把所有知识和事实存进脑子里,还有超强的分析和计算能力,那这些就变得很有效果了。现实里,许多人说知道得越多反而不好,书读多了反而不好,实际上我们知道得越多肯定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读的书越多越好,他们说不好,仅仅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能知道一部分,而知道的太少有时反而不好。从而来讨论又一个维度了——时间。我们的时间有限,很多事一考虑到时间,它的意义甚至会完全变样,时间太重要了。你如果要花一生去懂得历史的全部,横纵面上的信息做到了无限拓宽,那估计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实践,去践行已有的思考了。马克思读一万多本书,写成了《资本论》,同时,他也老了,走不动了,虽然很智慧了,但只能由后人继续这种认识改造了。所以,学历史会不值,它的时间成本太高,而只有懂得大量的历史材料后才能总结出那么一点规律,于个人,为了整个时代作这样的牺牲,代价太大。

读历史。包括大多数的一根筋性质的实践,都是有意义的,只是要量变才能引起质变,为自己带去回报和有效反馈。而这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取决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