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者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迷茫者 > 职场 > 正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网站小助手】:今天小迷助手分享的内容是——《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道德,有感,阅读,记录,第十三章,得知,失之若惊,《道德经》,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小迷将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提示: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贵:以……为贵,重视。

受到宠爱或者遭到耻辱,都很诚惶诚恐的样子,重视大的灾难就像重视自己的生死一样。什么样子是宠辱若惊呢?受到宠爱后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受到耻辱后贬低了自己的身份。受到宠爱后怕再失去,所以很惶恐,遭到羞辱时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这个样子就是宠辱若惊。

为什么会贵大患若身呢?人们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忧虑感,是因为他们太在意自身的名利得失了,如果能做到不在意自身的名利得失,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把天下人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那么这样的人就可以做天下人的君主了;一个人如果用对待自己生命的爱去对待天下万物,那天下的事情就可以委托给他了。

这一章老子阐述了,人之所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主要是因为普通人都太在意身外的荣辱得失了,有的人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老子认为这样是错误的,人要修行,让自己清净寡欲,不受一切声色货利诱惑,从而利益天下,然后就没有烦恼。

林则徐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备受人们的尊敬。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虽然家境贫困,但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学业就十分优异,考中举人后,22岁的林则徐受聘与房永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

一天,房永清突然接到福建巡抚发来的紧急公文,要拿办做恶多端的大盗林则徐。房永清非常吃惊,他很了解林则徐的人品,堪称道德楷模的林则徐,怎么会成为江洋大盗?于是他马上去给林则徐通风报信,让让林则徐赶紧逃走。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林则徐面对这种情况非常沉着,并决定和房永清一起去见巡抚。

谁知福建巡抚张师诚见到林则徐非但没有发怒,反而热情迎接,并拿出一份新年贺禀问是否是林则徐所写。原来张师诚在各地属僚发来的新年贺禀中,发现林则徐的那份文辞义理都很出众,就有意招林则徐进抚衙。为了考验林则徐的胆量,就下了一道逮捕令,试探一下林则徐会不会被吓跑。另她欣喜的是林则徐,您让她失望,这位年轻人不仅才华出众,而且襟怀磊落,胆气不俗,确是可塑之才,从此林则徐就到了抚衙工作。

这个故事就提现了林则徐荣辱不惊的品格。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提示: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宠,宠爱,荣华富贵。辱,卑贱,羞辱贫贱。贵,畏惧害怕。

对恩宠荣贵和羞辱惊惧害怕,就像害怕身体得了大病一样。

宠为下,辱由宠而生,辱是宠的反面,没有宠就没有辱。没有恩宠就没有羞辱,承认了宠,就是自动把自己放在被施与被照顾的一方,自降身份,自为低下,需要被宠爱被恩宠。辱在上,宠在下。

被羞辱当然大惊失色,被宠爱,也自认为自己不配,自以为卑下不值得得到,自然一样大惊失色。

什么是大患若身?有大患是因为有底线,没有底线,无所谓大患,可以随便。只有有底线的才可以托付天下。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

读道德经有感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得知若惊,失之若惊
提示:

读道德经有感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得知若惊,失之若惊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



荣宠和耻辱都让人担惊受怕,重视灾祸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

受宠的人处于地位比较低下的时候,是被动接受由宠带来的好处。受宠的时候担惊受怕,总是害怕会失宠,就像古时候皇帝身边的红人,总是害怕失宠,不再拥有身份地位和物质的给予,甚至被打入“冷宫”。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那什么是贵大患若身,为吾有身呢?

就是重视祸患荣誉,如同重视生命一样。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有一副真实的身体,整这里我们应该称之为“相”,就是我们被别人看到的样子。

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作为一个被人看到的“相”,那么又有什么好害怕祸患的呢?

就是如果我的生命不以身体的逝去为标准的话,我是不会惧怕祸患伤害以及死亡的,可是现实是我们就是以这种“相”,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所以,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重视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



2



功名荣辱在身,皆是因为有其身而受之。

就像之前玄学里有一句话,叫做你都不知道你拜的是哪个佛,叫什么,能保佑你什么,你就瞎拜,人家能保佑的到你吗?



很多对于除了自己之外的能量接受的经验,都是因为我们拥有的这个身体能够接收这些能量。这些能量包括,爱,喜欢,厌恶,欣赏,等等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和关系,都是因为我们拥有能够接收这些的身体。



所以对于不管是宠也好,辱也好。只要是来自外界别人给予的反馈,就都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并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处于在不对等的情况。宠大多是处于在一方的力量和能力远远大于另一方,愿意给予自己的帮助和付出。而辱也是处在于一方对于另外一方的情绪上的排斥和力量的不平等而做出的情绪或行动。属于生命,能量,时间,情绪以及物质的给予和反馈。



3



我们重视荣誉,重视灾祸,总是害怕荣誉的失去和灾祸的到来,本质都是害怕失去当下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今天跟朋友聊了关于恐惧的问题。很多的问题都来源于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失去的恐惧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我们是时时刻刻被别人看见的个体,是代表我的我的身体,如果我的身体没有了,那我也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所以我们会这么的在意荣辱和灾祸。可是当我不在意我的身体的时候,这些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有一句话叫做“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以前问过我一个朋友,我说你爱你媳妇吗?他说爱,我说如果你媳妇得了重症,只能用你的命换她的命呢?他说就是如果要我死,才能够救活她的话,我愿意去死。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状态,能做到这一点的夫妻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就是举个例子。但是我们能够真实看到例子的,就有救火的消防员,救人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火焰的灾祸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损伤。还有现在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有想过说,这次疫情过后会有多大的荣誉,都是拿自己的命在前线奋斗,救人。








4



所以最后两句,就很好懂了,对于

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重视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



这样的人并不是说特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一个群体,一个相信这种精神的团体,能够做到这件事情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很多很多这样的人,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安稳幸福。

《道德经》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提示:

《道德经》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宠辱对我们来说都是令人不安的,受宠若惊。

贵大患若身:你把荣辱看得和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你才会惊慌。是身体重要,还是别人对你的宠辱重要?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宠辱皆是身外之物。

何谓宠辱若惊,我得到宠的时候,我一定要心存恐惧,因为这很难得,我不能失宠。

一般地说是宠为上,辱为下,老子不是这样看法的,老子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宠为下。宠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好的事情。小孩被宠坏了,干部被宠还了。最 明显的例子和珅。

有人提拔你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是好事情。很多人最后进监狱了。

何谓贵大患若身:身体把大患带给我们,就好宠辱把大患带给我们一样,都是我们特别应该提高警觉的大患。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我如果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后患呢?

所有的坏事都是身体干出来的。要做到无我。

有了身体,我们就很容易受外界的引诱,回过头来,伤害自己的身体。但不能将身体不要了,那样连好事都做不了。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身体。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你要把身体奉献给天下,你要担任天下万物的生存重责大任,而不是只考虑你自己一个人,这样的话,你就可以为天下万物所寄,然后你就无我了,你就与天下万物共存,你就没有荣辱了。

你读老子的书,他始终告诉你,有无是同样的,没有分别。道纪很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