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在他生活的年代,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在陕西秦岭太白山中,后来声名鹊起,当时的 *** 征他当国子监博士,孙思邈拒绝。 孙思邈像 他主要研究钻研道家经典,对医学相当的有兴趣,重点研究雇人的医疗方剂,更注重收集民间的经验,多年之后,终于写出了在我国医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千金要方》。公元659年,又著有《唐新本草》,于公元682年无疾而终。据记载,孙思邈一生写出80余篇著作,不多现在大部分都早已失传。 孙思邈的一生都寄托在医学事业上,并不重视功名和官职,拒绝了朝廷多种的封官,希望自由自在的四处游历,研究中草药,峨眉山,终南山,下江洲,太白山,都有他游历的踪迹。 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家中散尽家财为他医治,他自小聪慧,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年,享年102岁。他在内科、外科、儿科和五官、针灸等多方面都非常精通,一生钻研了二十四项成果,在医学史上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他的思想在张仲景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了中医药,是医学史上的先驱,被西方国家尊称为“医学论之父”。孙思邈还十分的注重医德,讲究“无欲无求”,“一视同仁”、“华夷愚智,普同一等”,是我国古代著名而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孙思邈年幼时曾经体弱多病,家中散尽家财为他医治,所以他小时候就立志做悬壶济世的医者。 孙思邈像 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医学家,留下著名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称为是中国的“医学论之父”。不过相比于他的生平轶事和所留下的医学文化遗产,人们对他感兴趣的还有他到底活了多少岁。 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活了102岁,这是史书上比较明确的记载,但也不是肯定的,只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这个观点,还有的说是活了一百二十多岁,最高的猜测是141岁,就算是最低的也有九十多岁,算得上是真正的长寿之星,百岁老人。那么他到底是怎样从体弱多病到长寿老人的呢?据说,这都要归功于他的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可归为以下点。发常梳(明目,防脱发治头痛)、目常运(明目)、齿常叩(促进肠胃运动,防蛀牙和老化)、漱玉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耳常鼓(增强记忆和听觉)、面常洗(面色红润防皱纹)、头常摇(防止颈椎病)、腰常摆(阳气固肾,防止腰痛)、腹常揉(腹部胀气)、摄谷道(长寿秘诀)、膝常扭(保护膝关节)、常散步(运动)、脚常搓(治失眠、降血压、缓解头痛)。 他的养生十三法因为简单而实用,被当时的人们慢慢接受,最后风靡整个朝代,直到现在,这也是一种十分好的养生方式。 孙思邈名言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医学家,为我国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孙思邈名言也多和医学方面有关系。 孙思邈图片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一句名言是孙思邈在医德上面的看法,也是他行医的原则,意思是说人命要比千金还要贵重,是说医者不能只看重金钱,必须怀着医者仁心。这也是他《千金要方》命名的由来。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这句名言体现了孙思邈不光光是看重医术,对他来说,医德更重要,主张作为医者,必须要对病人一视同仁,做到无欲无求,不能根据病人的身份而有所偏差。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这个名言主要是因为孙思邈小的时候身体非常不好,家里为了给他看病花光了所有的钱,而后来热却长命百岁,孙思邈用这一句名言告诉后人,不要信命,应该要坚持调养身体。 孙思邈名言还有非常多,大部分并不是注重医术本身,而是更加的看重医德和自身调养,没有一味的推崇医学,在他看来,身体应该以修养为主,而医术只是辅助而已。 通过孙思邈名言不难看出,孙思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医者,他不仅仅是自己学医,更是将自己的所得著称医书,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方便,而且他所著的医书里面,还有很多的临床表现,这更是对医学界的一大贡献,是不可或缺的医学典著。 孙思邈怎么死的 孙思邈死因不详是历史上的一大憾事,跟据历史准确的记载,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41岁,葬在故里孙原村孙氏祖坟。 孙思邈图 他小的时候就体弱多病,但是为人却是极为聪明早慧,通晓诸子百家,被人誉作“神童”。从前隐居在太白上中,对医学上的民间药方和经验十分重视,一生都在兢兢业业的研究医学,对医德特别重视,提出不同年龄性别的人要分别治疗,特别是儿童和妇女要特别注意,是张仲景过后研究中医中药比较全面的人。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第一卷这样重要的位置来说明。他本人更是以德养身,以德养性的杰出人物。 出生于西魏时期(541-682)的孙思邈出生时间也是有好几种说法,有的人说他活了90多岁,有人说他活了102岁,还有说法称141岁或者165岁,虽然具体的年龄已经无法探究,但是他确实是个百岁老人,长寿之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卒于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那么孙思邈到底是如何去世的呢? 关于孙思邈的死亡,史书上只给了四个字――无疾而终。还有的野史上也说孙思邈最后得道升仙,长生不老,当然这也都只是猜测,具体的真实情况至今为止并没有任何记载和说明,历史上伟大而著名的人物,孙思邈死因不详。 孙思邈传人 孙继光,又名檀林,是药王孙思邈的的第36代传人,据说这个人很低调,在文、武和医学上都有很大的造诣,人称三绝。但是他却是从来不显山露水,平时也是甘于寂寞,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很少知道孙思邈的传人竟然是这样一个奇人。 孙思邈像 后来1995年发生了杨小霞事件,中西医很多的医生都对这个怪病一筹莫展,始终没有办法解决治愈,就在这个时候,檀林终于现世。不过也只是抛出了一篇万言医学论文,就再次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据分析,檀林身为孙思邈的弟子,在医德方面也继承了孙思邈的思想,为了救助杨小霞,也为了维护传统医学的声誉,檀林这才出现,不过当问题得到解决时,他却再次选择了隐居。 孙思邈的医德主张“无欲无求”,一视同仁,而檀林的做法和孙思邈的理论不谋而合,能够完整的继承先人前辈的经验理论,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同时檀林还是《药王新篇》的作者,他结合孙氏祖传的秘方和先人流传下来的典籍,揉合了自己的经验理论,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终于完成。其内容相当的广泛,除了继承孙思邈的医术,此文中涉及了医学,养生,锻炼,针灸术等方面,最重要的是,檀林还在这次的书籍里,整理和记录了2000多个祖传的秘方,这一行动,为当代的中医医学,和养生学中的许多难题得到了破解和依据,是中医医学史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孙思邈的医学诗词 有谁明白吗??
简单的说:
高明的医生在你没病前就把你医好了,意思是能预防你得病,中流的医生在你有病的未完全发作时把你医好,最次的医生只能治已经发病了的人。
你看下这个典故就能明白了:
扁鹊三兄弟从医,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什么豆类和米类不能同时吃
黄豆忌猪血----同食会消化不良 黄豆与酸牛奶相克:黄豆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影响酸牛奶中丰富的钙质的吸收 黄豆与猪血相克:同食会消化不良 毛豆与鱼相克:同食会把维生素B1破坏尽 红豆与羊肚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豆浆与蜂蜜相克:豆浆中的蛋白质比牛奶高,两者冲对,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豆浆与鸡蛋相克:阻碍蛋白质的分解 豆浆与药物相克:药物会破坏豆浆的营养成分或豆浆影响药物的效果。 补充: 豆类和米类不相克的。请放心食用。
各种豆类和米类煮粥有什么禁忌
五豆者安五脏。就是红豆、绿豆、黄豆、黑豆、加紫米。如果没有紫米黑米或是糙米都可以,头天晚上先一样抓十几颗用清水泡,最好能加点几颗红枣可以养颜补血效果很好。如果便秘就再加燕麦米,第二天水多点,用高压锅压七八分钟就可以吃了,很不错的。
实煮粥当中真的有奥妙的.千万不要用小火煮.
做法:白米先浸水2小时,把水份倒掉,加入食盐及油,用手大力握烂,揉搓至水油米混而为一,放一小时,另用一高身煲煮滚水,把握烂白米倒入煲中,用汤杓不停揽动,直至煲中水再次大滚,保留大火不加盖一直煮,煮1小时左右ok。
煮粥最好用新米,粥煮出来有粥香,上面提到用汤杓不停揽动,直至煲中水再次大滚,保留大火不加盖一直煮,这样就不会粘煲底了.
因全程用大火煮水份干很快,不够水时可加入滚水,不要加入冷水,令粥变凉滚不起,米一沉底不用我说大家明白啦
几种简单的粥,参考一下吧?
八宝粥:
材料:
江米、红小豆、花生米、栗子肉、莲子、红枣、桂圆肉、金糕各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栗子肉洗净切成小块,莲子用碱水浸泡去掉绿心,红枣洗净去核,花生米用热水洗净后去皮,桂圆肉切碎。
(2)红小豆洗净加入清水煮至五成熟,放入洗净的江米,煮开后放入栗子肉、花生米、莲子同煮,待米、豆煮烂,加入桂圆肉、金糕、红枣等料,微火煮五分钟即成。
苹果粥
原料:
白米 1杯 苹果 1个 葡萄干 2大匙 水 10杯
辅料:
蜂蜜 4大匙
做法:
1.白米洗净沥干,苹果洗净后切片去籽。
2.锅中加水10杯煮开,放入白米和苹果,续煮至滚沸时稍微搅拌,改中小火熬煮40分钟。
3.蜂蜜、葡萄干放入碗中,倒入滚烫的粥,拌匀即可食用。
小米粥
原料:小米30-50克,红糖适量。
制作过程:将小米如常法煮粥。加糖,做早餐食用。
特点:补中益气,和脾益肾。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佳。
绿豆粥
原料:绿豆30克,粳米适量,冰糖少许。
制作:
将粳米、绿豆分别淘洗干净,同下锅加水煮粥,粥熟后加冰糖适量调服。也可单独用绿豆煎水服,以绿豆煮烂为度。
百合粥
原料:百合50克,莲子(带芯)30克,糯米100克,红糖少许。
制作:
1、将百合、莲子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与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加红糖煮沸即可。
2、注意百合、莲子和糯米都要煮烂,使粥细腻软烂。
特点:软糯、甜蜜
糯米粥
原料:
糯米100克,水800克。
制作:
1、糯米拣去杂物,淘洗干净。
2、锅置火上,放水烧开,放入糯米,搅开,再烧开后,滚煮5分钟左右,用小火熬约40-50分钟,至糯米软烂,汤汁变稠,即可食用。
特点:滑润粘稠,清香爽口。
牛奶麦片粥
原料:麦片、白糖各90克,牛奶150克。
制作:
1、麦片加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
2、锅置火上,倒入麦片汤,用小火煮20分钟左右,加入牛奶,拌匀,煮15分钟,加入白糖搅匀即可食用。
特点:
粥粘稠,甜香可口。
另外,熬大米粥、小米粥,或用剩米饭熬粥,稍不注意便会溢锅.如果在熬粥时往锅里加5~6滴植物油或动物油,就可避免粥汁溢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