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古代的卫生节吗
1、端午节是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被当作“卫生防疫日”。2、据历史记载,古代的龙舟是用来祭祀的一种物品,而端午龙舟竞渡正是利用龙舟将邪恶、灾瘟从河道送走,目的是为了祛除病害、消除灾害。3、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美食,它的主料糯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而且配料也十分丰富,比如花生、小枣、...
端午节为什么要打扫房间
在古代端午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卫生节,和现在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端午节主要习俗是:撒扫庭院、洒雄黄酒、插艾蒿、挂菖蒲、桃叶等,杀五毒(其中蟾蜍是被冤枉的!)这些作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去瘟毒杀害虫,因为古代没有细菌和病毒这种说法,所以古代人把能给人带来疾病的传染病叫做“邪祟”,而雄黄...
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卫生防疫保健节?
2021年6月14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民俗专家表示,从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食俗来看,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医药卫生和养生保健内容,堪称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保健节”。从事民俗研究的由国庆告诉记者,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
端午节有哪些卫生习俗?
端午节的卫生习俗有:沐兰汤;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采茶、制凉茶;悬艾叶菖蒲。1、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藏礼》记裁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面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泳浴。在广东,则用艾、浦、风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粕叶、大风根、艾...
为什么说端午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端午乃五月的开端,蛇虫繁殖、“五毒”尽出,被人们视为“恶月”, 因此小孩穿“五毒”俱全的肚兜,耳朵上抹雄黄,手上戴五彩绳,门上挂艾草,这些都是为了祛病防疫的,因此,可以说端午节也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日,因而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不会说端午快乐,而是说...
端午节健康卫生知识
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人们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因此古时也有人称端午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正如《荆楚岁时记》所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青气”。端午,天气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
端午节挂艾草有什么寓意和讲究端午节挂艾草用途
1、把艾草悬挂在家门口,还有辟邪、防病的目的。并且在古代的时候端午节还是“卫生节”,人们会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洒雄黄水,饮雄黄酒,并且悬挂艾枝、菖蒲,就是希望能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因为端午节一到,天气炎热了,蚊虫、毒蛇也多了,其实这是一种值得继承的良好卫生习惯。2、不挂被太阳暴晒后...
端午节有哪些卫生习俗
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
端午节的日期、风俗、由来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5、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
端午节艾草的寓意和象征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所以说在端午节,将艾草挂在门上,预示一家人一年中身体健康,好运随身,招福进福。3、期盼丰收 端午节气雨水很多,全国各地都进入了汛期,给人们生活和劳动带来了很多困扰,老百姓又不懂得科学知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