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中国人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一、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了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一心复兴楚国,但无奈楚王听信谗言疏远、流放他,在得知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他自沉汨罗江。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三、当然这是流传很广、很深远的一个民间传说。其实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才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2,端午节为什么吃种籽
月初五端午节; 雄黄烧酒菖蒲剑; 三角棕子裹糯米, 各色香袋挂胸前。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在世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又名端阳、重午、端五、重五、端节、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过去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楚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五月五端午节。但是近代学者的研究证明,端午节的许多活动早在屈原以前就存在了,据宋高承《事物纪源》记载,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操练水兵而划龙舟,这说明端午节起源较早。也有人认为该节是龙图腾的祭祀节日,或来源于 夏至,或起源于恶日。还有的认为是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还有曹娥救父之说。也有人主张五月五端午节与介子推有关。还有的说是为了祭祀先祖。类似传说五花八门。端午节的起源可能是为了祭祀水神或龙神而举行的祀神仪式,后来各地又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对端午节起源作了自己的解释,其中纪念屈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一)祀神 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诸神的节日,其中有屈原、曹娥、蚕神、农神、张天师和钟馗之祭。 曹娥是浙江地区五月五日祭祀的神灵之一,至今民间还流传有关历史传说。由于她是孝女的楷模,为东汉时期的统治者所提倡,于是加以宣传,并把她与龙舟联系起来。浙江建德地区认为白娘子盗仙草救了许仙,也救了百姓,所以当地在端午节祭白娘子。 端午节的另一避邪之神是钟馗。是日各户都购买钟馗图,挂于门上驱鬼,各户之间也以赠送钟馗像为荣。钟馗既可打鬼,又可驱疫。古代早期就迷信钟馗,如铜镜上的图案。张天师、钟馗皆为道教历史人物,道教正是善于驱鬼降妖,而五月五日为毒月日,自然会把道教的神仙搬到节日中来,所以这是较晚兴起的信仰。 浙江衢州地区把五月五视为药王神农的生日,以该日阴晴占卜年成好坏及药品的质量。而端午采药则由来已久,在全国各地都较流行。 另外,在福州称瘟神为大帝,曾修建庙宇供奉,五月端午举行大帝诞,杀牲祭祀,搭台唱戏。而浙江湖州地区过谢蚕神节。 (二)划龙舟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中国绝大多数县市在端午节划龙舟。所谓龙舟,就是龙与船的结合,是一种以龙为标志的竞赛船只。划龙舟不仅在汉族地区流行,在少数民族地区也相当活跃,如壮族、傣族、苗族都有盛大的龙舟赛会,云南西双版纳举行泼水节活动时,傣族也举行龙舟比赛,龙舟华丽,观者人山人海,颇有民族特色。另外在朝鲜族、白族、土家族、拉祜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地区,也过端午节,划龙舟,其中满族又称“重五节”。 龙舟的特征表现在龙头、龙尾上,此外还有各种装饰,如舟上有神楼、神位、旗帜、彩灯、大鼓、铜锣等等。每逢端午节时,事先要修龙舟,训练水手,到节日进行龙舟比赛。比赛前,必须请龙、祭龙,然后进行竞渡。 划龙舟的主要目的:一是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驱除瘟疫。有的地方还以龙舟送鬼,即驱邪避瘟疫。在广东民间流行一种纸符,书有“天生火官除百害,八卦水御灭凶灾”,就是划 龙舟时用的,目的是去灾求吉。 (三)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角黍的做法是把粽叶即大竹叶泡湿,糯米发开,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角或四角形状,蒸煮熟而食之。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传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向他献的供品。其实吃粽子怀念屈原是较晚的,在此之前粽子是一种夏令或夏至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或龙,后来才把纪念屈原附会上去,并流传至今。 端午节的特点和活动内容,在一首民谣中有充分的反映: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早晨小孩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认为鸡蛋有健身之效,也与蛋生神话有关。 雄黄酒,是酒内加入药物——雄黄,其中含三硫化二砷。民间认为把雄黄酒涂在额上、耳朵上,能防虫健身。浙江奉化民间认为端午前后的药材治病最灵,必多采集,送给老人,故称该节为送药节。东北少数民族在端午节早晨,出去采菖蒲、艾蒿。还去水域捉青蛙,然后往蛙口内填一块墨,令其干燥,一旦发现有人患浮肿病`,就用蛙墨涂抹伤口,但必须是在端午节时制作的。 (四)避五毒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包括以服药和宗教手段来避五毒之害。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要赐扇,小孩穿五毒裹肚,佩香囊,捕蛤蟆,贴端午符,沐浴兰汤等等。天津已婚妇女要带领小孩到河边“躲午”,并把身上佩戴的避邪物如布人、布狗等物丢入水中,取小布人代替受灾,俗称狗咬灾星。 首先,佩戴避邪植物。起初是插菖蒲、艾虎。民间多自采自用,城里则有人沿街叫卖菖蒲、艾草。后来增加了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可与五毒相克。 其次,端午节卖五虎花,佩挂护身灵物。这些饰物,又称香包,有些地区用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王字,取避邪之意。有些地方还专门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让小孩子穿上护身。此外,还有贴永安符,举行钟馗赛会。有关民间防五毒剪纸也有不少,如倒灾葫芦、艾虎菖蒲剑葫芦、老虎镇五毒等。 第三,游天坛风俗。这主要流行于旧北京地区。此外还举行石榴花会。 越南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缅甸的粽子 缅甸人爱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柬埔寨的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称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叶包裹,而是取一个布袋,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熟。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泰国的粽子 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日本的粽子 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 朝鲜的粽子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吃时味道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不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印度尼西亚的粽子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常用鲜肉末加香菇、葱做粽馅。吃时香滑可口,多吃不腻。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是用经过特别加工的带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 墨西哥的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 秘鲁的粽子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子的风味。 记得采纳啊
3,端午节有什么神话故事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4,端午节祝福语短信
万水千山"粽"是情,屈原说声谢谢您,端午齐齐看龙舟,亲情维系无远近。祝端午节快乐,永远幸福。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推荐的端午节祝福语40条,欢迎阅读与收藏。
1、端午节,小长假,多多休息莫忘掉,身体健康最重要;端午节祝福围绕,祝你端午快乐,幸福依然,精彩生活乐淘淘。
2、端午节到,吃一口粽子,开心快乐无烦事,划一划龙舟,幸福安康乐无忧,赏一赏舞狮,好运当头在此时,发一发短信,友谊长久心连心,五月五端午节,祝你快乐。
3、传统佳节端午到,家家户户把粽包;香鲜可口人人爱,节日气氛团团绕;固然你我相见少,短信祝福要送到;祝你:家和美满人兴旺,咱的友情固又牢!
4、端午节快到了,愿你:梦想"午"动人生,幸运"午"处不在,快乐"午"时无刻。精彩"午"限,幸福"午"比。提前预祝端午节快乐!
5、端午节到了,送你几个粽子。祝你心情"粽"是好,工作"粽"是顺,财运"粽"是旺,友情"粽"是惬意,爱情"粽"是甜蜜,亲情"粽"是浓郁!
6、我知道,我不能陪在你的身边。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有遥远的忖量。你快乐吗?你幸福吗?我默默祝福你。端午节快乐!
7、小时候我们怀着梦想,抱着希望,慢慢的走进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我们渐渐长大,成熟以后,梦想就被生活所打碎;有的只有生活中的菜米油盐,可这才是人生真谛。祝端午节快乐!
8、前清明后端午,工作轻松,钱途光明,断开愁路,事事无阻,用一颗真心一片温情一份关怀一打快乐一世幸运串联起我三个节日的祝福,幸福非你莫属!
9、粽子香满厨房,艾叶香透心房。端午时节麦儿正黄,菊花正香。送你一串粽子=真挚的友情+永远的思念+美好的祝福。愿你收到我遥寄的祝福,美好幸福。端午节快乐!
10、盛夏艾叶香,红枣粽里藏;唇角微微翘,幸福又绵长;家人齐欢聚,笑声远远扬;齐庆端午日,共祝心情畅。祝你及家人节日快乐,身体安康!
11、走走停停,欣赏美丽风景。寻寻觅觅,搜索快乐踪迹。欢欢喜喜,迎来端午佳节。嘻嘻哈哈,演绎放松心情。点点滴滴,装满快乐心情。真真切切,愿你快乐如意。端午到了,祝亲爱的朋友幸福万年长!
12、无论你已经收到多少问候,我仍然为您献上我的诚挚祝福;无论你正在拥抱多少快乐,我依然为您默默祈祷!祝端午节安康,幸福永远!
13、(端)一杯问候的酒,(捂)一双温暖的手,缠一个情意的(节),(送)一段掏心的话,(祝)一个美好的愿,愿你端午安康,幸(福)久长!
14、端午到,祝福我奉上,祝你开心每一天!端午节安康!
15、朋友,端午节到了,别忘了提醒身边的人吃粽子啊!端午节安康!
16、端午节到了,祝您粽是快乐,粽是幸福,粽是惬意,粽是平安!
17、端午佳节不送礼,小小短信表心意。佳肴满桌莫要贪,控制适量利身体。粽子香气传千里,不易消化莫贪食。龙舟竞渡多热闹,注意安全水边离。初夏阳光勤晒晒,疾病远离保平安,祝你端午佳节甜蜜蜜,身体健康皆如意!
18、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香,龙舟舞。香飘万里,舞动祝福。祝你端午节安康。
19、六月莺歌燕舞日,又到棕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颗红枣几颗心,让您开心又顺心;好运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归您!端午节快乐!
20、生活对我们说:人生无需惊天动地,安康就好;友谊无需甜言蜜语,想着就好;金钱无需车载斗量,够用就好;朋友无需遍及天下,有你就好,祝端午节安康!
21、粽子飘香,载歌载舞,欢乐节日,眉飞色舞,欢欢喜喜过端午。
22、大河上下欢声动,遥见龙舟天际来。船桨舞动水起波,旗帜飘动龙遨游。鼓声阵阵传四方,歌声不断多嘹亮。美酒佳肴庆胜利,掌声雷动多壮观。祝端午佳节快乐!
23、添一颗相思的红豆,加一块能量的红肉,和一包团结的糯米,包一片清香的竹叶,亲爱的朋友,端午来临,送你端午粽,愿你四季如春的锦绣,志在四方的前行!
24、绿绿粽叶包吉祥,欢欢喜喜过端午;长长丝线绑健康,无病无灾身体棒;甜甜粽馅溢飘香,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祝福来送上,愿您平安又舒畅!
25、端午节送你一颗粽子;以真挚的关心为粽叶,以真诚的祝福为糯米,以真心祝愿为馅儿,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粽子里深深地情谊,端午节快乐!
26、端午到,愿您"端"起"五"好:端起吉祥,好运不倒;端起快乐,烦恼全消;端起财运,广纳钱宝;端起前途,事业走高;端起幸福,如意逍遥!
27、今年端午,粽子美味无比,快乐数不胜数,幸福又上龙舟,好运洒遍江湖。今年端午,祝福不再古板,传递不再老土,时尚醉人神秘,快乐由您做主。端午节快乐!
28、亲,如果老板端午节不给发过节费,那要记得给他送粽子哦,要到网上挑选最贵的,然后记得选择货到付款哦,亲!哈哈,预祝端午节快乐!
29、蓝天代表着渴望,绿树代表着清幽,鸟儿代表着欢笑,风儿代表着我从你身边慢慢的走过,朋友啊!端午节将至,端午节快乐。
30、捧一缕初夏的阳光,迎着扑鼻的棕香,踏上离岸的龙舟,送上温馨的祝福:祝你红红事业正当午,身体健康壮如虎,阖家欢乐过端午,吉祥甜蜜更幸福!
31、粽子香,香厨房,荷叶香,福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你端午节幸福快乐喜洋洋!
32、好了烦恼的时候都要走了,一切的幸福都是会来到了你的身边,在这个的.是好不要因为烦恼忘记了快乐,这个的端午节你是最快乐的,你知道了吗
33、今天端午节!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为你包了一个特别的粽子送给你!吃了它你永远快乐,幸福。
34、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呵呵,你那儿可以看到赛龙舟吗?祝你端午节安康!
35、我原来是买了粽子要送你的,并且发了短消息给你,但小偷拿了你的手机,亲爱的,我们一起跳江吧!端午节安康!
36、将所有的思念,拧成一根绳,困住所有的牵挂;将所有的情思,汇成一条河,冲破那所有的堤坝;将所有的美好,一网打尽,用月亮拖着全部带回家。将所有的祝福,包成一碗粽,带着阵阵的芳香,祝你端午安康。
37、美酒一杯,溢出来喜气,喝进去福气;粽子一个,飘出来香气,吃进去和气;信息一条,收进来人气,送出去义气!福气生运气,和气生财气,祝端午节快乐!
38、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39、这天端午节!我收集世上一切完美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为你包了一个个性的粽子送给你!吃了它你永远快乐,幸福。
40、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香米、开运蛋黄、平安香菰、快乐虾米、长寿花生、幸运栗子,如果你收到它,将会好运连连喔。端午节快乐。
5,端午节的祝福语有哪些?
1、世间万物都如此可爱,我们没有理由不可爱,祝大家端午节安康,记得吃粽子哟! 2、我怕说快乐被说没文化,说安康又被说跟风,那我在这祝大家端午节幸福吧! 3、五月五,到端午,愿你端来快乐,无烦无恼;端来好运,无时无刻;端来健康,无忧无虑;端来财富,五谷丰登;端来祝福,五彩缤纷。端午节安康! 4、绿绿粽叶裹吉祥,填满真诚情意长,清清江水龙舟荡,淡淡黄酒解烦忧,端午节日又来到,幸福快乐绕身旁。祝端午节安康。 5、粽儿香香,美味芳芳;粽儿粘粘,福禄全全;粽儿长长,朋友广广;粽儿饱饱,财源好好;粽儿满满,人生暖暖;粽儿甜甜,情意绵绵;祝所有人,端午安康。 6、轻轻龙粽香,飘来一阵温柔;浓浓赛舟意,比出一场激情;深深敬佩情,话过一生忠孝;乐乐假期到,玩出一番新意。祝您端午节安康快乐! 7、祝福兄弟姐妹端午节吉祥!安康!祝福所有的老人家都高高兴兴的,有胃口,身体好,没有操心的事儿,都像个小宝贝儿一样。 8、悠悠艾草香,美味粽子尝,端午节到啦,祝大家幸福绵长,端午安康! 9、悠然又闻艾叶香,把酒共饮情更长;世世代代端午节,岁岁年年人兴旺。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10、端午节,祝家事平和,花朝月夕多胜意,愿人间芳华,岁岁年年长安康。
6,端午节为什么会流传至今
这样一个古老的节日,被铭记并流传至今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一位诗人,
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
第一次成为法定节日的端午,遭遇了5·12汶川地震后的中国。
忠贞、爱国。这两个词在今年的端午前夕被一再提及。汶川大地震后所彰显的民族凝聚力,所激起的爱国情怀,让我们重新审视端午节被商业社会淡化的深刻内涵。
任何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意义,都不是无缘无故被创立、被记住的,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功能在于伦理道德的传承而不是仅仅给人们以欢娱休闲的机会。
从这个层面上,回答“端午节是怎样被记住的”这个问题,有一个人是无法回避的:屈原。这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拒绝在黑暗的政局中同流合污,眼见国破之难却无法救民于水火,在五月初五怀石自投汨罗江,以死明志。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于是,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端午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其实,端午并非始于对屈原的纪念,上海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大教授仲富兰告诉记者,“最早,端午是"避邪"之日。农历5月,先秦时代被称为恶月,初五称“毒日”,5月初五就是禳毒驱邪的日子。”关于端午纪念的人物,也有几种说法,有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吴国宰相伍子胥,或是纪念东汉时上虞孝女曹娥,但出于对屈原高洁品性的尊崇、爱国之心的敬意,纪念屈原之说最广为人接受。也正是如此,才成就了端午节的历史地位,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张劲松认为,如果没有屈原的人格精神注入端午习俗,端午很可能在历史的传承选择中成为一般性的地方节日。
现在可以理解了,端午节是怎样被记住至今的?因为被记住的首先是一种爱国激情和精神。这种激情和精神在屈原之后历代相传,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就用热血和生命作出了印证:人民教师张开臂膀护佑学生,用生命诠释了“太阳底下最神圣职业”的荣誉;解放军官兵在余震中爬进废墟,从死神的魔爪下拉出伤员;美丽的女警官放下襁褓中的婴儿,把乳汁留给了灾后降临的新生命……
汨罗江的江水滔滔而去,但中华文明赖以传承的道德情操依旧,包容天下的仁爱和良知未泯,舍生取义的勇士犹在……历史将像铭记屈原一样铭记!爱国情操不灭,国之魂长存,不仅端午,所有承载了中国人民共同记忆的重要日子,都将被永远记住。
一样食物,
属于中国的温暖之味
“上海的粽子真好吃!”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治疗的灾区儿童倩倩告诉记者。端午将至,几乎每天都有志愿者给小朋友们送来不同口味的粽子。大宁社区的居民则干脆把箬叶、糯米搬到了第十人民医院爱心病房,和部分来沪治疗的四川伤员及其家属一边聊天,一边包粽子。
小小的粽子,在这节日里,成为人与人之间爱的桥梁。身处异乡的灾区人民,一定能在粽子里品尝出家乡的味道,品尝出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品尝出同属于中国人的温暖记忆。
小小的粽子,不仅是食物,也是传播历史与文化的工具。“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在汨罗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时,大家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就是粽子的雏形。后来,端午节吃粽子就成为一种习俗。”仲富兰告诉记者。
端午是怎样被记住的?不要小看了粽子的作用。节日是共同记忆得以延续的载体。但在诉说古老故事,表达共同情绪时,人们还需要一致的行动方式。吃粽子就是这样一种行动,它与端午节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仪式与节日的关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大教授陈勤建这样告诉记者:“作为群体所有成员都参与的活动,仪式是纪念与传承最原始的语言和载体,仪式是内心思想的外化,是真挚情感的表达;有了仪式,才有郑重其事的神圣感,才具可重复性地一代代往下传承。”
仲富兰则认为,节日的仪式,往往是在生活实践中自然产生和形成的生存习惯。端午节很多仪式都是此类,像赛龙舟、佩香囊和插艾叶菖蒲、饮雄黄酒……不过,粽子的地位尤其特殊,或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吃”在先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缘故。其实不光端午,很多重要节日,都有特定食物。比如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春节的饺子……
食物的味道,某种程度上,就是节日的味道。在这节日里,一只只“爱心粽”正直送灾区:浙江嘉兴的10万只粽子被送到广元;四川丹棱的1万只粽子送往彭州;杭州人人集团将10年庆典的钱省下,采购6万只粽子送往灾区……
端午是怎样被记住的?我们相信,吃过这些爱心粽子的人,都将记住这粽子的味道,记住今年这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一种文化,
坚守传递的永恒纪念
听过这样的龙舟赛号子吗?
“万众一心,重建家园!”6月2日上午的汨罗江畔,所有参赛选手,都是喊着这个号子完成比赛的。
而原本,他们训练时的号子是“一、二、三,加油!”此外,这场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幕式之前,所有人员全体肃立,默哀1分钟。
这些,都是为了纪念这次汶川地震中的死难者。
“端午也有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一面,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像悬白艾、挂菖蒲、佩香囊等传统习俗,可以宣传防病抗疫的健康知识。在抗震救灾的当下,过好一个健康的端午节,也是很有意义的。”仲富兰说。
端午是怎样被记住的?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到今天对汶川大地震死难者的悼念,这个节日被不断附加新的意义、新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新的感染力,得以更好地传承。
这种不断的发展,使端午节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文化体系,甚至传到了海外,各地都有不同习俗。在南京,各家老小会以清水一盆,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再用此水洗眼,可避眼疾;福州旧俗,在端午节,媳妇要以团粽、扇子等进献公婆;四川石柱,要四人抬一个竹篾编的骑虎道士,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在韩国,端午要祭酒神、祭山神、奉安祭、迎神祭,以及摔跤、投壶游戏等……“倒是中国城市生活中的端午稍显单薄,但只要整个庞大的文化系统的一小块边角被留下,更完整、更系统的文化内涵就有望被吸收。”陈勤建说。
端午是怎样被记住的?本质在于其体现和传承了民族文化,展示了民族性格,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今年的端午,将更深刻,因为在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坚守中,还彰显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光辉的不曾遗忘。
端午是怎样被记住的?对我们今天的纪念而言,也是个值得借鉴的好命题。在陈勤建看来,端午节以仪式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追思与缅怀,就同刚刚过去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普通民众设立的国家哀悼仪式相类似。
“仿佛只有经过这些仪式,我们才能处理好生者与死者的关系,才能让死亡产生意义,不至于一片虚空。然后死者才算真真正正地死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息"。”资深媒体人梁文道写了一篇《有哀悼,才有真正的死亡》。
这个月初,地震博物馆已开始选址。恐怕无人能否认,其使命就在于纪念,在于铭记。
纪念,需要在后人中传递和延续。而只有当纪念成了一种文化,永恒方可实现。
艾,又名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
菖蒲是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因此,端午节时家家户户悬挂艾叶与菖蒲在门前,成为代代相传的一大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