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婴儿晒太阳怎么晒,晒多久,什么时候晒

1、晒太阳的环境。隔着玻璃紫外线的透过率不超过50%,如果距离窗户4米远,则紫外线会更少。因此,在室内晒太阳起到的效果并不大。宝宝满月后就可以到户外晒太阳了。家长可以选择绿化好、空气清新的户外场所,尽量远离人流与汽车众多的地方。 2、晒太阳的时间。据《健康时报》报道,上午9点前、下午17点后,紫外线也不是很强,晒太阳最合适。小宝宝第一次进行日光浴时间5分钟左右即可,以后逐渐增加时间。半个月后,日光浴的时间约为每次15分钟,照射次数可每天1~2次。每天10点~14点是紫外线最猛烈的时候,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不建议带小宝宝外出。 3、晒太阳的方式。据《中国妇女报》报道,孩子未满6个月时,夏天更不要直接暴露在太阳下。如果孩子大于6个月,就可以全身涂防晒霜了,特别要在阳光容易晒到的部位多涂一些,譬如耳朵、鼻子、颈背和肩膀。 扩展资料: 1、促进钙的吸收 这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好处,因为太阳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是促进人体摄取更多的钙,有助于宝宝骨骼和牙齿的生长。 2、增强免疫力 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日光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晒晒更健康 教你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晒太阳 人民网-新生儿晒太阳好处多 晒太阳注意事项要知道
2,新生儿怎么晒太阳,一次晒多久比较好
1、晒太阳的适宜时间
给宝宝晒太阳的时候以上午6-10时及下午4-5时为宜。上午6-10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则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但爸爸妈妈要注意,中午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是最忌让宝宝长时间晒太阳的,这个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2、晒太阳的时间长短
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应该是随着宝宝年龄大小而定的。爸爸妈妈要学会循序渐进,可以由刚开始的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为宜。也可以每次15-30分钟,规定每天晒太阳的数次。
爸爸妈妈如果发现宝宝晒太阳中的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回家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宝宝擦身。或者是晒一会儿,就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儿。注意晒太阳的时间,不要过长。
3、晒太阳的方法
要给宝宝晒太阳的妈妈们要注意哦,可以先让宝宝躺在床垫上,先晒背部,再晒两侧,最后晒胸部及腹部。在最开始时,每侧晒1分钟,然后慢慢逐渐延长时间。
另外,妈妈们要知道太阳紫外线含量较高,是皮肤的“隐形杀手”,千万不要疏忽皮肤的防晒工作,因此在给宝宝进行日光浴时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头部和眼睛,最好把他的头和眼睛用太阳帽遮起来,不要让刺激的阳光直接晒到眼睛上面,避免强光对眼睛的损害。
4、为宝宝适当增减衣物
在给宝宝晒太阳是时候,在最开始为了保暖宝宝可以穿平时一样多的衣服。当宝宝晒太阳时身体发热后,就应该及时为宝宝脱下厚重的衣服,让宝宝感觉舒适为宜。不然就会闷坏宝宝。
晒完太阳后,就要记得及时为宝宝添加衣物,因为在阳光下毛孔是打开的,回到阴冷的室内容易吸收潮气,很容易招致感冒。
5、隔着玻璃晒太阳功效大减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喜欢隔着玻璃给宝宝晒太阳,因为担心直接让宝宝接触太阳会晒伤宝宝的肌肤。
但是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测试,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处,则紫外线更少,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所以在室内晒太阳的时候,最后是让宝宝接触斜阳光。
6、不要空腹晒太阳,晒后不要太快洗澡
晒太阳时,宝宝因为流汗运动等原因会损失一部分水分,所以晒完太阳之后妈咪应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除此之外,带宝宝晒太阳时,爸爸妈妈不要因为怕宝宝感冒,就给宝宝戴着帽子、手套和口罩,这样晒太阳很难达到目的。
给宝宝晒太阳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条件,尽可能地暴露皮肤。此外,还应该给宝宝准备些婴儿专用的润肤霜。
3,新生儿要怎么晒太阳合理?
如何正确给新生儿晒太阳?-孕享时光网分享哦! 适当晒太阳,不仅对于成人是很好的保健手段,对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晒太阳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 宝宝穿得太厚,很难达到晒太阳的目的,因为冬天阳光中的紫外线相对较弱,难以穿透衣服到达皮肤。 所以尽量不要把宝宝捂得太严,应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类衣服。晒太阳时,可以给宝宝戴一顶有帽檐的小帽子,因为婴幼儿毛发较稀疏,头颅骨骨板薄,对紫外线的抵抗力较差,视力也尚弱,帽子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第 二 ,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 玻璃可以阻挡阳光中 50%~70%的紫外线,降低了日光浴的功效。如果担心宝宝吹风感冒,可选择背风地带,如宽敞的阳台等。 第三,晒太阳前不要给宝宝洗澡。 人体皮肤上含有大量的7-脱氢胆固醇,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 D3,从而促进钙的吸收。洗澡会将这种物质洗去,就达不到促进人体钙吸收的目的。所以,妈妈们准备带宝宝出去晒太阳之前,不要给宝宝洗澡,以免影响宝宝对钙的吸收。 第四,日光浴时间要适宜。 很多人以为晒太阳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正常的日光浴时间以1~2 小时为宜。最初几次只能晒几分钟,逐渐延长晒太阳的时间,切不可第一次就带孩子晒一两个小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否则很容易造成孩子感冒。如发现宝宝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停止日光浴。 第五,晒太阳前适当给宝宝补充营养。 晒太阳前给宝宝吃些鱼肝油和补钙的食物,吸收钙的效果会更好。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海带、虾米、鱼类、豆类、花生、芝麻、蔬菜(空心菜、白菜、菠菜)等。 孕享时光网总结:给宝宝晒太阳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①戴帽子遮阳,以保护眼睛 ②晒太阳时尽量暴露皮肤 ③晒后要喝水补充水分(母乳喂养的可以直接喝母乳) ④不宜让阳光直射在头部和脸部 ⑤强光下不宜晒太阳,以免灼伤皮肤 ④天气不好或生病时,不宜晒太阳
4,怎么样正确的给新生儿晒太阳?
在宝宝小的时候,身体需要补充足够的钙质,因此需要让宝宝接触到阳光,阳光里面的红外线能够帮助宝宝获取到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因为当维生素D参与到了血液里面以后,才能更好的帮助宝宝来吸收食物里面的钙和磷。吸收足够的钙和磷,能够促进宝宝的身体健康的成长,能够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因此需要让宝宝接触到阳光。 但是,在宝宝刚出生不久的时候,如果照料不当,是比较容易对因而造成伤害的,因为我们一定要在很多的细节上多加注意。 在刚开始,让宝宝接触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直接将宝宝放在阳光下进行暴晒,只能在家里面,将家里的窗户打开,让阳光斜射进来。 最开始,让宝宝接触的时候,要先从宝宝的脚尖开始,然后到膝盖,来接触斜射进来的阳光。而且,每一次的时间要注意控制,不能太长,每一天大概5—10分钟的样子就可以了。刚开始的时候,这样让宝宝接触阳光2天到3天的样子。然后,才能慢慢的扩大宝宝接触阳光的范围,从膝盖到大腿的根本,最后晒到宝宝的背部,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大概30分钟的样子。然后,晒肚脐,晒上2天到3天,这个时候需要将尿布给拿掉,大概接触阳光15分钟到20分钟的样子。 另外,宝宝接触阳光的时间,也需要特别的进行注意。一般来说,选择上午6点到10点之间,或者是下午的4点到5点之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面,阳光没有那么猛烈,里面的紫外线比较弱,红外线要稍微强一些,会对宝宝身体的新陈代谢会有帮助,而且也会减少对宝宝的伤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午到下午的4点钟之前,是绝对不能够让宝宝晒太阳的,防止阳光将宝宝的皮肤晒伤了。在宝宝接触太阳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宝宝的眼睛接触到阳光,防止强光对宝宝的眼睛造成了伤害;平时的灯光也要注意,避免强光对宝宝的眼睛造成了损害,最好是将宝宝的头部和眼睛使用帽子或者头巾给遮挡起来。 随着,后面宝宝的年龄越来越大,慢慢的就要走到户外,让宝宝接触阳光,一般来说4周左右的宝宝才能抱出户外,而且时间不能长,刚开始的时候,只能小面积的从脚部和腿部进行接触阳光,慢慢循序渐进的增加接触阳光的时间和身体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宝宝的头部和脸部,不要直接接触到阳光,最好放置在阴凉处或者使用帽子等衣服进行遮挡住。 有一些,宝妈宝爸担心宝宝会受到阳光的伤害,会让宝宝隔着玻璃接触阳光,但是从科学研究表明,这样接触阳光的效果非常差,隔着玻璃,紫外线透过不会超过50%,距离窗口处4米左右的距离,室内紫外线更是不足2%,所以这样来接触阳光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所以最终是要让宝宝接触到斜射到屋里面的阳光。 另外,宝宝接触阳光的时候,不能空腹,接触阳光以后,不能马上洗澡。接触阳光时,宝宝身体的温度会升高,有可能会出汗,宝宝接触了阳光以后,要及时的给宝宝补充水分。在平时照顾宝宝的时候,也要根据气候、环境、宝宝的特殊性等各方面的因素,细心的去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