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者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迷茫者 > 健康知识 > 正文

目录

1,小儿脑瘫都有什么症状?

小儿脑瘫都有什么症状?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2.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 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 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 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 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2,脑瘫宝宝都有什么症状?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治疗主要就是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还有长期康复理疗,目前一般没有办法可以彻底的治愈。。

3,新生儿脑瘫有哪些症状表现

新生儿脑瘫是非常受患者家长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现在新生儿脑瘫越来越常见,也造成了关注新生儿脑瘫症状的人也明显增多。新生儿期是指出生28天以内的婴儿。小儿脑瘫在新生儿期一般没有明显表现,不容易被发现。但如果父母注意观察,有些迹象还是可早期发现的。那么,?下面请专家为您介绍一下新生儿脑瘫的症状。 新生儿脑瘫的症状: 虽然运动多属无意识和不协调,但很爱动,近满月的新生儿被抱起时,头可维持极短时间直立位,如把手指或玩具放入手掌心会抓得很紧,不轻易松手。 出生后即有与环境互动、与大人互动的能力,会追随大人说话或微笑,会用哭叫唤起大人的注意。 脑瘫患儿上述行为能力明显缺欠,好像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还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在醒着的状态时能注视物体,并追随物体移动方向,尤对颜色鲜艳的物体更容易表现出兴趣。 对光较敏感,遇到强光刺激会闭眼。听力很好,如在耳边轻声呼唤会把头转向发声方向,有时还会用眼去寻找声源。 触觉很灵敏,尤其是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会出现眨眼、张口、缩回手足等动作。 以上是对于新生儿脑瘫症状的相关讲解,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在此,也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了解,认识到小儿脑瘫的症状,让大家做好对疾病的预防工作,同时也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4,婴儿脑瘫有什么表现症状

婴儿脑瘫有什么表现症状
患儿突然僵硬: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进食差: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得了病不要乱投医,去正规医院治疗有保证,比如【北京 黎 明 脑瘫医院是我国定点脑瘫医院,3S神经阻滞术 是他们的特色疗法。】

5,婴儿脑瘫早期都有哪些表现呢

婴儿脑瘫前期症状具体如下:
1、对外界反应比较迟钝,或者表情比较淡漠,表现为少吃 、懒动、异常哭闹、喂养困难等;
2、脑瘫可能影响婴儿的吸吮能力以及吞咽功能,导致婴儿身高、体重发育较同龄的婴儿明显落后;
3、随着月龄增加,婴儿大运动发育以及智力发育较同龄婴儿出现落后,比如婴儿2个月的时候应该逐渐会笑,脑瘫婴儿不会。3个月婴儿能够抬头,4个月婴儿能够翻身,而且这时候开始出现应人、应物能力,追声、追物能力,但是脑瘫婴儿大运动发育明显落后;
4、脑瘫婴儿的肌力和肌张力也会出现异常,比如3-4个月的时候,大拇趾仍然处于内扣状态,或者下肢肌张力仍然比较高,伴有剪刀腿。
上述情况都预示着婴儿可能存在脑瘫的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脑瘫,从而及时寻找原因,给予干预治疗。

6,新生儿脑瘫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新生儿脑瘫是指新生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症状有: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2.身体发硬;3.头围异常;4、固定姿势,如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你描述的情况不符合脑瘫。由于不能面诊,建议继续观察,记录异常表现,必要时到医院去检查。

7,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肌张力异常:所有的脑瘫患儿都有肌张力异常,这是最重要的表现。痉挛型常表现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活跃,甚者出现折刀征、踝阵挛等。
二、运动过少或不随意运动:绝大多数脑瘫儿运动过少,甚至几乎不动,其中以痉挛型为主。即使运动,其运动也僵硬不圆滑。运动过多者则多伴有不随意运动。
三、继发性改变:由于运动障碍、姿势异常、长期发生痉挛及活动模式的单一,久而久之容易发生继发性改变,如腰椎前突及侧弯、胸椎后弯或圆背等。
四、运动发育延迟:正常儿童发育是按照一定规律依次进行的,既有阶段性又是连续的过程。如果小儿基本上按照相应的月龄达到发育标准,则可以说其运动发育是正常的。如果有3个月以上的落后,侧称发育迟缓。所有脑瘫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发育迟缓。
五、姿势异常:姿势异常一般以异常姿势模式出现,常见的有伸肌突伸、全屈曲模式、全伸展模式、手指或足趾的不随意运动及面部的怪脸或歪扭等。
新生婴儿脑瘫症状表现复杂多样,不过通过以上整理之后,相信各位朋友对“初生婴儿脑瘫的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已经了解清楚了,新生婴儿脑瘫以一个固定的形式来加以描述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家长只要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就应重视了,及时就医时正确的选择,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8,小儿脑瘫的症状有哪些?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疾病,病变部位在大脑常累计四肢.是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 脑瘫症状:   1.运动障碍——自我运动控制能力差,不会抓东西.不会说话.不会行走.不会翻身.不会做起.不会站力.不会正常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和姿势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竖直.手握拳不易掰开.;腿不易伸直。   3.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约1/4 智力轻中度低下约站1/2 重度智力低下约1/4。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严重则不会说话。   5.视听觉障碍——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   8.情绪行为障碍——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40%—50%脑瘫患儿会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患儿.

9,小儿脑瘫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疾病,病变部位在大脑常累计四肢.是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 脑瘫症状:   1.运动障碍——自我运动控制能力差,不会抓东西.不会说话.不会行走.不会翻身.不会做起.不会站力.不会正常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和姿势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竖直.手握拳不易掰开.;腿不易伸直。   3.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约1/4 智力轻中度低下约站1/2 重度智力低下约1/4。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严重则不会说话。   5.视听觉障碍——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   8.情绪行为障碍——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40%—50%脑瘫患儿会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患儿.

10,宝宝脑瘫有哪些症状?

在咱们还是牙牙学语的时候,或是刚刚懂事,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一些小朋友跟我们有一些明显的差别,往往这些孩子也是受歧视的,但是我觉得陪同他们的家人是很伟大了的,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他们是脑瘫患儿啊,但是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与我们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呢,戛然是什么时候发现不同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脑瘫的早期症状常见的有什么吧。婴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 第一:首先,我们医学上面关于宝宝脑瘫有很多的症状,而早期的症状也是有很多,一般新生儿容易出现受惊,并且自己会啼哭不断,也会出现厌乳和不容易睡着。而且新生儿也会出现喂养和吞咽困难的情况出现。 2 第二:其次,宝宝脑瘫也会出现感觉阈值低,就是非常容易哭闹。而且宝宝脑瘫也会在学走路的时候非常困难,基本上面学不会走路。并且婴儿抬头也是不正常,经常摇摆不定,而且握拳也张不开。所以我们要记着这些症状。 3 第三:最后,宝宝脑瘫也会出现看见东西不会伸手抓东西,而且会笑的时候会出现表情冷漠,同样也会有动作迟缓,并且经常出现身体部件僵硬,婴儿也会出现突然的反射性翻身,所以我们要好好的记住以上我们这些宝宝脑瘫早期症状。

11,婴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瘫在婴儿期的表现是不明显的,很多家长都不能发现。特别是孩子出生后的6个月内,因为孩子还小,有些哭闹什么的,好多家长都认为很正常。但是,有些却是脑瘫的前期表现,如果不加干预,后期脑瘫的症状明显,就不容易做治疗了。那么,婴儿脑瘫的表现有哪些呢?现具体介绍如下: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3、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4、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5、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6、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7、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8、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9、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10、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11、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12、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了解婴儿脑瘫的早期表现,可以帮助家长及早的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从而进行一些干预措施。如果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孩子的脑瘫表现,可以到医院咨询专家医生。另外,刚出生的孩子体质较弱,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做健康检查,而不一定是专门为了确定是不是得了脑瘫才做检查。 编辑:小张 发布:小张

12,宝宝脑瘫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脑瘫的一般症状有: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 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4、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 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 就可见到。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如您发现患儿有上述症状,谨慎起见,建议您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做进一步的治疗,以获得最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