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疫情是多久开始的?
- 2,武汉疫情什么时候开始的
- 3,H7N9型禽流感的相关信息
- 4,H7N9型禽流感的感染情况
- 5,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
- 6,禽流感最新消息。。
- 7,禽流感的最新消息
- 8,h7n9禽流感有什么症状?
- 9,h7n9禽流感是怎样传播的
1,疫情是多久开始的?

新冠疫情大约从2019年9~12月开始的。 从2019年12月19日开始的。当时武汉不少人出现了病毒性肺炎,且查找不出原因,直到2020年1月8日才终于确定是新型冠状病毒。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在人体中发现过,而且也没有什么药物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咳嗽的飞沫或者打喷嚏的飞沫来传播,如果和病人直接近距离接触过,也同样会被传染。其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但是,有证据显示,武汉并非是地球上最先出现新冠病毒的地区。 2019年3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一研究小组在采集的废水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9月,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或已在意大利传播;11月27日,巴西一个市的废水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种迹象说明,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很早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只是当时人们没有对此重视。有一件事倒确实很反常。 2019年7月份,美军最大的生化武器研发中心——德特里克堡生物基地被美国疾控中心调查并关闭。德特里克堡基地关闭不久附近地区还暴发了莫名其妙的“电子烟疾病”。 存在一些争议: 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有的专家表示新冠疫情最开始于2019年9月在美国发生,只是当时以为是普通的流行性病毒感染,并没有过于在意,才导致病毒的大量传播。 也有的专家认为新冠疫情开始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开始。这些都还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证实。 但疫情最重要的是现在的防控工作,疫情防控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减少传播,保护别人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2,武汉疫情什么时候开始的
武汉疫情是2019年12月底开始的。 2019年12月底,湖北省武汉市疾控中心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病例。2020年1月8日,国家卫健委专家评估组初步确认“新冠病毒”为疫情病原。 1月20日,在武汉实地考察后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代表专家组通报,新冠肺炎“人传人”“除非极为重要的事情,一般不要去武汉。”——疫情警报拉响,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如其来。 当日,武汉市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国家卫健委次日开始疫情通报“日发布”。截至1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91例,其中武汉258例。 此时,已是农历腊月二十六。中国春运,一场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拉开。多地开始出现由湖北输入的病例,武汉“封城”被提上议事日程。 1月23日,农历除夕的前一天。当家家户户门前代表祝福与喜庆的大红灯笼和对联还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时,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自当日上午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决战决胜: 3月4日,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武汉指挥部指导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目前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呈现出持续向好态势,武汉保卫战进入决战决胜新阶段。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成为“武汉保卫战”决胜阶段的重中之重。全国逾万名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心血管科和麻醉科的专家留守武汉“攻坚”。为消除传染源、阻断传染链,武汉继续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按照“疫情零发生、防控全到位”标准,创建“无疫情小区”“无疫情社区”。 3月11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数(8例),18日,首次实现零报告。至4月7日的21天里,除了其中两天各有1例确诊病人外,其它时间均无新增病例。 根据疫情风险等级评评估,武汉于3月25日被列入中风险地区。当日,除武汉外湖北其他地区率先“解封”。此时,全国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保持稳定向好的局面,当疫情在全球蔓延之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安全的国家之一。 4月8日,武汉“解封”。这个曾因疫情重灾区而举世瞩目的城市终于打开城门,标志着中国战疫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截至7日24时,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降至476例。
3,H7N9型禽流感的相关信息
2013年4月3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在国家疾控中心领到了针对H7N9实验室检测试剂,检验技师正在实验室内规范H7N9禽流感的检测流程。 24小时可出检测结果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科苏成豪科长介绍,多地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病例后,厦门市卫生系统高度重视,紧急召集各级疾控培训,进行主动搜索。厦门市已做好应急培训和检测准备,相关应急预防用药配备完毕。同时,厦门已具有该新病毒的检测能力,试剂盒已经配备,一旦出现疑似病例,24小时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暂未发现可疑病例据悉,此次出现的H7N9禽流感是一个全新的亚型,在全球尚属首次发现,该病种不属于原来的法定传染病,但国家已经将其纳入报告系统,实行网络直报制度,一旦出现将随时报告.厦门市人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处于常规监测阶段,尚未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人禽流感、非典、不明原因肺炎等可疑病例,也没有接到动物禽流感疫情报告。 4月3日,南京最大的活禽交易市场——紫金山交易市场内,工作人员在进行地面消毒。自H7N9禽流感疫情出现后,该市场每天安排专人对家禽经营情况进行巡视,每天根据场上交易情况,分六个时段进行人工地面药水消毒和空中自动喷雾消毒,预防和降低疫情发生。2013年4月5日,上海举行发布会,通报上海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进一步部署情况。上海市卫计委主任徐建光,市疾控中心主任吴凡,国家卫计委流感救治专家组成员、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市农委副主任邵林初、市工商局市场处处长张敬宝出席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主持。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中新网2013年4月5日电 综合报道,中国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为16例,其中6人死亡。各地在紧急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各地已确诊16例H7N9禽流感 6人死亡江苏省卫生厅5日通报,江苏省新确诊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加上此前已发现的4例,江苏现确诊6例。上海市卫计委4日通报,截至4日21时,上海新增4宗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上海共6宗患者中已有4宗死亡,另两名患者中有1名4岁患儿,病情轻微正在康复中。浙江省卫生厅5日通报,浙江省湖州市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截至目前,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55人均未发现临床异常表现。至此,浙江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3例,死亡2例。患者张某,男,64岁,湖州人,农民。其他省份,安徽发现1例。
4,H7N9型禽流感的感染情况
最新疫情截至2016年1月10日17时,全国已确诊134人,37人死亡,76人痊愈,分布于北京(2例)、上海(34例,死亡13例)、江苏(27例、死亡8例)、浙江(46例、死亡7例)、安徽(4例,死亡2例)、山东(2例)、河南(4例)、江西(5例、死亡1例)、福建(5例)、湖南(2例)、台湾(1例)共11省市。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3月31日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江苏省南京发现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该省滁州市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抢救中。世界卫生组织1日在瑞士日内瓦通报,中国出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该组织称将与中国政府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公布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 接报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高度重视,立即派出专家组赶赴当地指导协助全力开展临床救治和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研究落实各项疫情处置措施;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形势。上海、安徽、江苏三省市卫生部门正按照我委要求,继续落实患者临床救治、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疫情监测等应急处置措施。截至2013年4月1日,3例病例的8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情况。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4月2日通报,江苏确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均在全力抢救中。最新通报的4个病例全部来自于江苏。截至2日晚,北京、广东、湖南、重庆、海南等地对外发布消息称,尚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针对新发现的4个病例,江苏方面成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强化疫情防控。同时,江苏还指定了16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江苏省的定点收治医院。目前,未发现上述4例病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此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共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根据浙江省卫生厅4月3日通报,浙江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2人死亡 根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4月4日的通报,截至21时,上海共确诊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4例,另外2例正在救治,其中一例是幼托儿童,病情轻微,正在康复中。 浙江省卫生厅4月5日通报,浙江省湖州市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截至目前,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55人均未发现临床异常表现。至此,浙江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3例,死亡2例。患者张某,男,64岁,湖州人,农民。截至2013年4月7日17时,上海市新确诊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均在救治中。患者沈某,男,59岁,安徽人。患者李某,男,67岁,上海人。两病例密切接触者目前均未发现异常。截至目前,上海共发现1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4例。截止到2013年4月7日17时,全国共发现2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死亡6例。上海10例,其中死亡4例;江苏6例;安徽1例;浙江3例,其中死亡2例。 截至2013年4月8日17时,全国共报告24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7人。病例分布于上海(11例,死亡5例)、江苏(8例)、安徽(2例)、浙江(3例,死亡2例)4省市的17个地市级区域。确诊病例间未发现流行病学联系,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未发现异常情况。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 2013年4月9日下午,江苏省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患者沈某,男,83岁,苏州市吴江区人。3月20日发病,在苏州市某医院救治。4月2日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省专家组多次组织会诊,指导临床救治工作。4月9日下午,经全力抢救无效后死亡。 截至2013年4月16日20时,全国共报告7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6人。病例分布于北京(1例)、上海(30例,死亡11例)、江苏(20例,死亡2例)、浙江(21例,死亡2例)、安徽(3例,死亡1例)、河南(2例)共6个省市。 截至2013年4月18日,全国共报告8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5人已治愈出院、死亡17人,其余60人正在各定点医疗单位接受救治。 截至2013年4月21日,全国共报告102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20人,12人康复,其余70人正在各定点医疗单位接受救治。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月8日通报,上海市报告1例感染H7N9病毒确诊病例。
5,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
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5月4日晚11时,福建省卫生厅通报,截至当天20时,福建省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这是福建省的第4例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也是5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全国一周新增病例以来的首例确诊病例。
福建新增的1例确诊病例病人情况如下:魏某,男,69岁,福州福清市三山镇农民。患者4月29日以“心悸、胸闷原因待查”入住福建省立医院,4月30日行心脏手术后反复出现发热伴有咳嗽,抗感染治疗后肺部感染仍进展。5月2日采样送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5月4日晚诊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目前,该病例正在积极救治中。经调查该病例密切接触者共 9 人,截至目前均未发现异常。
至此,福建全省共报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均在积极治疗中,尚无无死亡病例。福建省是4月26日发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5月5日之前的3例患者目前均未脱离危险,其中两例病情较重,一例病情危重。
目前,福建省的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分布于福州(3例)、龙岩(1例)等2个设区市的3个县(市、区),全部89名密切接触者目前均无异常。
截至5月4日23时,我国内地10个省市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28例,死亡27例,康复26例。
其中:江西5例(死亡1例)、湖南2例、福建4例、浙江46例(6例死亡)、山东2例、江苏27例(6例死亡)、河南4例、上海33例(13例死亡)、北京1例、安徽4例(1例死亡)。另外,24日台湾确诊首例。目前病例仍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五一”小长假的北京城郊,有禽鸟的水池边多设置了警戒线和提醒标志,告诫民众提防禽流感。
福建活禽悄然退市
5月3日,福建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的第七天,记者在福州西营里农贸市场发现卖活禽的店铺却关起了店面,暂停营业,不再销售鸡鸭等活禽。
“市场不让卖鸡鸭了,店都关了好几天了。”一女摊主这样对记者说。隔壁一卖海鲜的摊主告诉记者,这几天市场管理处和工商局都查得很严。
为加强市场监控,福州工商部门已经加大市场巡查频率,对集贸市场销售的禽类产品进行拉网式排查。福建省工商局已紧急部署查处没有合法来源和不合格的禽类产品,防止疫区或来路不明的禽类及其产品流入市场,暂停发生疫情地区禽类市场、鸟类市场的活禽交易。目前,福州全市共关闭73家活禽交易市场,合计关闭447个活禽交易经营摊点。
早在H7N9禽流感还未波及福建时,福建的活禽市场就已受到影响。4月中旬,福建省农业厅对全省动物流感疫情进行排查,而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则对畜禽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活禽经营市场每周休市一天消毒。
6,禽流感最新消息。。
北京发现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 2013年5月28日上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在北京市大规模常规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中,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流感样病例中发现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5月28日下午4时,北京市临床专家组确诊该病例。患儿徐某,男,6岁,户籍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现居住在海淀区。5月21日患儿出现发热伴咽痛、头痛,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家属否认禽类接触史,就诊医生查体发现双侧扁桃体III度肿大及脓性分泌物,给予抗炎、对症等治疗;5月22日至24日,患儿每日在医院接受输液治疗;5月23日下午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5月24日下午回幼儿园复课。患儿在就诊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按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采集了标本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集中检测。根据市区两级检测和复检结果,5月28日患儿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被送至北京地坛医院进一步观察治疗。目前患儿健康状况良好,已连续5天体温正常。该病例是北京市报告的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2版)》规定,初步核实其密切接触者有50人,所有人员已全部实施医学观察措施,目前均无异常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平稳后,北京市将其纳入流感样病例常规监测范围。此次在大规模流感样病例样本筛查中发现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表明我市常规监测策略是有效的。5月2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国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依据《国家流感监测方案》要求对患儿进行了咽拭子采样;5月27日,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国家级流感病原学监测网络实验室,对辖区内各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所送标本进行定期分批集中检测,发现患儿徐某咽拭子样品结果为H7N9病毒核酸阳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夜进行了复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海淀区接到报告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迅速组织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全力做好防控工作;5月28日下午经北京市级临床专家组会诊,确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近期,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专家认为,国内新的散发病例仍可能会出现,但疫情形势将继续稳中有降,呈现进一步缓和态势,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人传人证据。疫情监测数据表明,我市尚未发现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相关的异常情况,加之我市候鸟迁徙期已经结束,气温回暖,同时结合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我市出现大规模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可能性很低。本次出现散发病例,符合专家对本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展态势的研判结果。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北京市已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转入常态。下一步,北京市卫生局将继续加强与农业、园林绿化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加大监测力度,加强疫情研判,继续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引导公众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有效防控禽流感疫情。(记者李文蕊)
7,禽流感的最新消息
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总指挥部办公室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久?在潜伏期能传染吗?
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急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性。
3、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4、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何?与一般新城疫有何区别?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5、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容易流行,因此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6、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的年龄、性别、品种有关吗?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有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其死亡率较高。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性别有关。
7、高致病性禽流感会经蛋传播吗?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不能用污染鸡群的种蛋作孵化用。
8、为什么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
9、是否有疫苗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非疫区的养殖场应该及时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防止禽流感发生的目的。
10、高致病性禽流感要不要治疗?
禽类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因发病急、发病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好的治疗办法。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该立即对三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这样,可以尽快扑灭疫情,消灭传染源,减少经济损失,是扑灭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该坚决执行。
1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禽舍、污染物及其环境应如何消毒?
流感病毒可以随感染发病禽的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而污染禽舍、笼具、垫料等。流感病毒对消毒剂及热比较敏感。对污染的禽舍进行消毒时,必须先用去污剂清洗以除去污物,再用次氯酸纳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铁制笼具也可采用火焰消毒。由于粪便中含病毒量很高,因此在处理时要特别注意。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方法来进行处理,对处理粪便和垫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它消毒剂浸泡消毒。
12、哪些消毒剂能有效杀灭禽流感病毒?如何使用?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养禽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
(1)醛类消毒剂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密闭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室温一般不应低于15℃,相对湿度应为60%-80%,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再加入福尔马林溶液,密闭门窗7小时以上便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敞开门窗通风换气、消除残余的气味。
(2)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包括无机含氯和有机含氯消毒剂。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于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进行消毒。次氯酸杀毒迅速且无残留物和气味,因此常用于食品厂、肉联厂设备和工作台面等物品的消毒。
(3)碱类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使用时常加热配成1%-2%的水溶液,用于消毒被病毒污染的鸡舍地面、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也用于屠宰场、食品厂等地面以及运输车辆等物品的消毒。喷洒6-12小时候用清水冲洗干净。
13、鸡鸭鹅与猪混养,会不会导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
家禽不应与猪一起混养,因为家禽的流感病毒可以感染给猪,而人的流感病毒也能传染给猪。由于流感病毒具有8个不同的核酸片段,当这两种不同的病毒粒子共同感染一个细胞时,其核酸片段会发生重新组合与排列而产生新型流感病毒粒子,这种新型流感病毒粒子对人类常能形成大的流行,而造成很大的危害。
另外,鸡也不宜与鸭鹅等水禽混养,因此水禽中各种亚型的流感病毒的携带率很高,有的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其粪便中的病毒感染鸡只后,可造成禽流感的发生与流行,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14、加强禽的饲养管理对预防禽流感有用吗?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所有动物传染病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下才能保证家禽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从禽流感预防角度来说,必须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通过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养殖场舍的隔离、环境消毒、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等,防止禽群受到疾病的危害。
15、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禽流感的预防必须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养殖场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等;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供给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对工作人员及其常规防护物品应进行可靠的清洗及消毒;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或参观动物养殖场区。在受高致病力流感威胁的地区应在当地兽医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靠。
16、孵化厂和育雏室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首先,应做好孵化厂的设计。应该做到从进蛋室开始,鸡蛋装盘、孵化、出雏、等候室和1日龄雏装运室到运输车载运区应是单行交通路线。每个孵化室必须有利于彻底清洗和消毒,通风系统应能够防止被污染的空气和尘埃重新循环。
第二、做好种蛋的收检和及时消毒工作。种鸡产蛋后要定时收集,并及时清除表面的污物,淘汰污染严重和有裂纹的蛋。
第三、入孵前做好孵化器、孵化用蛋盘、种蛋和出雏器的清洗消毒工作。
第四、对运雏车辆和设备要进行彻底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第五、在当地兽医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对种鸡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对雏鸡也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
17、家禽的饲养方式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有没有关系?
饲养方式与禽流感的发生和控制关系密切,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要避免鸡和水禽混养,因此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储存宿主之一,可以携带病毒而不一定发病,但可以通过粪便排出病毒,污染水源或环境。这些病毒可能感染同时饲养的鸡和其他家禽而导致其发病。
放牧或放养的家庭因此比较容易接触其他禽类、候鸟或者被这些野生动物污染过的环境、饲料和饮水,感染禽流感的几率大大增加。
集约化饲养的家禽由于环境隔离条件较好、人员和物流控制严格,加上良好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因此感染禽流感的机会少,一旦发生也能够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18、高致病性禽流感推荐免疫方案是什么?
一旦疫情发生,必须对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同时,在疫区周围应建立免疫隔离带。疫苗接种只用于尚未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健康鸡群。紧急免疫接种时,必须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能够自愈吗?
不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20、为什么要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内所有家禽扑杀?
我国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划为疫区,因为,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禽是最易受到感染的,为了保证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能够得到完全彻底扑灭,将疫点及其周围3公里的家禽全部扑杀是完全必要的。这将有利于控制病禽及其粪便、污水等污染源造成的病原传播。这是控制烈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做法,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21、为什么要将扑杀的家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因为被扑杀的家禽体内可能含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如果不将这些病原根除,让病禽扩散流入市场,势必造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扩散,同时可能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必须对扑杀的家禽做焚烧深埋后的无害化处理。22、为什么要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进行封锁?
尽快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进行隔离封锁,可以阻止高致病性流感病毒从疫区向非疫区传播,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因高致病性禽流感所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和国际影响。
23、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为什么要追踪疫源?
因为及时彻底地消灭疫源是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及时上报疫情,尽快找到疫源点,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对疫点进行封锁,对家禽进行扑杀,可有效防止禽流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24、解除封锁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禽流感的最长潜伏期为21天,在潜伏期内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出现新的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只有在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时间内没有新的感染个例,才能证明在被封锁的区域已没有禽流感病毒存在,解除封锁后才能保证该区不会有新的高致病性流感疫情暴发,达到疫病扑灭的目的。因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疫区的封锁在扑杀了最后一只家禽后经过至少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时间才能解除。
25、扑灭一次爆发疫情的标准是什么?
扑灭一次爆发疫情的标准是:对爆发疫情的地区的最后病例采取扑杀措施和彻底消毒后,至少21天无新的禽流感病例出现,表明该地区的爆发疫情已被扑灭。
26、为什么要对候鸟进行疫情监测?
禽流感病毒能感染许多种野生鸟类,特别是迁徙的水禽。已有证明表明,候鸟往往是禽流感病原传播的真正来源。因此,加强对候鸟的疫情监测,对寻找禽流感疫源是非常有用的。这次亚洲地区禽流感大面积、多国家同时暴发与候鸟的迁徙散毒不无关系。
27、农民自家小规模饲养的鸡、鸭如何预防禽流感?
应注意禽舍的清洁卫生,自觉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如果在禽流感受威胁区内,应给鸡、鸭注射有效的疫苗。一旦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并对疫点采取封锁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定方法
28、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在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免疫防制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多项研究结果。禽流感诊断技术方面,已建立:(1)琼脂扩散(AGP)诊断技术。(2)亚型分型技术。(3)病毒分子诊断技术。禽流感疫苗研制方面:已研制出了可用于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紧急免疫预防接种的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也已进入区域安全释放阶段。
29、病原的确认工作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什么实验?
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须通过病毒的分离、鉴定来确诊。病毒的分离及亚型鉴定一般至少需要3-5天。病毒的致病性必须通过人工静脉接种无特定病原鸡(SPF鸡)来最后确定。
30、农业部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规定的诊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等7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办牧[2002]74号)规定,有下列情况的,可确认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1)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急、死亡率高,且能排除新城疫和中毒性疾病,血清学检测阳性。(2)未经免疫鸡场的家禽出现H5、H7亚型禽流感血清学阳性。(3)在禽群中分离到H5、H7亚型禽流感毒株或其它亚型禽流感毒株。
四、正确看待高致病性禽流感
31、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们对禽流感的研究历史悠久,第一次禽流感发现于1878年。全世界已经历了十二次大流行,近几年在亚洲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此次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并非是由一种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H5N1和H7N7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其它国家及地区近年来曾有发生的报道。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已经有了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方法。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禽流感为水平传播,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就可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该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60-70℃2分钟到10分钟就可将其灭活。市场上销售的经过煮熟的禽肉、蛋、及其禽类制品可放心食用。不必造成恐慌。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普通市民有危害吗?
一般情况下,普通市民接触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因为市场上销售的禽类和禽类制品是经过兽医卫生部门的检验和检疫,病禽和不合格禽类制品不会进入市场流通。所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直接对普通市民构成威胁。另一方面,禽类和禽类制品都是经过水煮或烧烤等处理加工后供大家食用。在这样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病毒被完全破坏和灭活,不再具有感染性。
33、如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恐慌,因为毕竟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几率很低,在我国疫情发生地,卫生部门已经对与病禽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了医学检查和观察,尚未发现人员感染。但若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如果出现感冒样症状,应当马上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
五、与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相关的规章制度
34、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地区,农户应该如何配合政府做好工作?
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一旦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根据我国的动物防疫的有关法规对疑似病禽实行隔离、封锁,并进一步确诊。当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要立即封锁疫区,对病禽进行扑杀,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目的在于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在政府采取措施的同时,农户应该积极地配合,虽然会给农户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应以大局为重,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扩散。同时,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把政府发放的补偿资金落实到每个农户手中。
35、农业部公布的预防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是什么?
在国家制定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中,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控制、扑灭等都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和程序。包括:疫情报告、疫情诊断、疫点疫区的隔离封锁、扑杀、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紧急应急体系、经费的来源和保证等。一旦发生疫情,国家启动紧急应急系统,疫情将很快得到控制和消灭。
36、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养殖户可以自行处理吗?
不可以。国家已有明确规定,对疫点所有禽及禽类产品必须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也必须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另外疫区的封锁、环境消毒控制、疫情的确认都只能由当地政府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养殖户随意宰杀,如果对血液、废物和污染的水不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病原传播扩散。
37、具备什么条件才能采集病料做病原分离?
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一类传染病,为了防止疾病的蔓延扩散,其病原分离必须在农业部制定的专业实验室、具备BSL-3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在不具备严格防护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增殖,容易引起散毒以及造成实验人员的感染。
38、对上报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如何公布?
上报的疫情经农业部指定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确认后,由农业部认定并及时公布。
39、违纪违法行为要承担哪些责任?
违纪违法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疫情报告和处理制度,违反经费、物资保障和使用制度,违反市场管理规定、扰乱社会秩序三个方面,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违纪违法单位通报批评、警告的处分,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与警告、降级、撤职、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40、发生疫情地区的养殖户如何获得补偿?
对发生疫情的地区,国家对养殖户实行经济补偿政策。主要是对直接扑杀并经核实的禽类及销毁的产品,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行补偿。
41、禽流感是否列入病种目录?是否确定为一类疫病?是否列入强制免疫名录?
答:禽流感已列入疾病目录。农业部已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目前,我国已规定在高致病禽流感受威胁区对敏感禽类实施紧急强制免疫接种。
8,h7n9禽流感有什么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随病毒株毒力的强弱、感染途径、病毒剂量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可分为:
(1)急性型禽流感(或称欧洲鸡瘟)一般为突然暴发,初期常没有先兆症状就突然死亡,剖检也无明显的病变。病程稍长的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吃,羽毛松乱,鸡冠和肉髯发黑、肿胀、头部和眼睑水肿,结膜发炎,眼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一些病鸡可见神经症状、下痢,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或停止。病死率可达50%~100%。
(2)呼吸症状为主的禽流感 表现精神和食欲较差,消瘦、产蛋减少,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咳嗽、罗音、打喷嚏,鼻窦肿胀等。但死亡率低。
剖检主要病变为眼结膜炎、鼻窦炎、气管炎、气囊炎、滤泡变形、输卵管退化,严重时可见气囊、鼻窦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9,h7n9禽流感是怎样传播的
2、H7N9禽流感病毒如何传播的?
H7N9禽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
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 流感病毒。目前还
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 的确切证据。
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人与人间传播 。人禽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
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毒的几率很小。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
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