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产后护理知识

产后护理知识大全 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进入了月子期,新妈妈需要趁此时期恢复怀孕分娩带来的身体损伤,保障今后的健康。我接下来就为大家讲讲产后护理知识大全,希望对各位准妈妈们有所帮助! 产后护理基本知识 1、每日应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凡是超出正常量,或色、气味改变,以及时间的延长,均视为异常。 2、顺产和剖宫产的护理区别。剖宫产由于产妇经过手术创伤,身体虚弱,并且子宫上有创面,所以恶露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产后出血量上也较顺产多。 另外,在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时,考虑的原因侧重有所不同,顺产首先考虑子宫复旧不良,胎盘附着处血块脱落出血,再者就是胎盘胎膜的残留,而剖宫产则首先要考虑子宫切口感染发生的出血。 3、保证室内有新鲜空气,这一点对产妇、婴儿的健康都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但流动的空气绝对不能直接吹到大人与宝宝身上!建议:在早晨、上午通风,空气质量好一些。 4、产妇要保持心情愉悦,有利于自身身体恢复正常更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后期可以适当看几分钟电视,但时间不要长,不要看书、用电脑。 5、炎夏季节不开空调是不现实的,但温度控制原则是:宁高勿低。人(不是指产妇,产妇体虚容易出汗)在室内安静的休息时不出汗即可,出风口要朝向与人相反的方向,无法调整时可在空调出风口挂帘布挡风。 6、忌不洗澡、不梳头:按科学规律,产后完全可以照常洗澡、洗脚。及时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加快新陈代谢,保持汗腺孔通畅,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汗液排出。还可调节植物神经,恢复体力,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 7、忌喝大量白开水:一般产妇在怀孕末期通常都会有水肿现象,而产后坐月子正是身体恢复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要让身体积聚的所有水分尽量排出,如果又喝进许多水,将可能不利于身体恢复。如果是剖宫产的妈妈可能需要服一些药物,则仍需饮用适量的`水分,但不要一次饮用大量水,而应该分次适量喝 8、按摩子宫:目的是帮助子宫的复原及恶露的排出,也可预防因收缩不好而引起产后出血。方法:先找出子宫的位置,对于正常分娩的产妇,可以轻易在肚脐下触摸到一个硬块,即子宫的位置,当子宫变软时,用手掌稍施力量于子宫位置环行按摩,使子宫硬起,则表示收缩良好;当子宫收缩疼痛厉害,则暂时停止按摩,可采俯卧姿势以减轻疼痛,若仍疼痛不舒服,影响休息及睡眠,可通知护理人员。 9、多吃蔬菜水果:产后第一天应该吃些稀软但有丰富营养的食物。有汤水的东西,像鸡汤、排骨汤,对下奶是有效的。而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仅增加维生素的摄入,而且对防止便秘也有帮助。总之要荤素搭配,开胃,多样化。 10、关于初乳:初乳不可浪费。一般来说,当宝宝脐带处理好后,妈妈就可以尝试给孩子喂奶了。母亲第一天有少量黏稠、略带黄色的乳汁,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从而保护婴儿免受细菌的侵害。 11、乳头皲裂:哺乳时,宝宝不正确的吸住乳房,或者喂完后将宝宝移开时不小心,都可能造成乳头疼痛甚至皲裂。只要在开始和结束哺乳时小心的处理,才可防止发生;若已经发生疼痛或皲裂时,喂奶前后也必须小心处理好,让乳头能尽快的复原。使用乳头保护器:为保护疼痛的乳头,可以用乳头保护器保护。 12、胀奶:产后3-4天左右乳房中会充满乳汁,使乳房变大变重,俗称胀奶。胀奶通常只持续1、2天,但非常不舒服且可能复发。缓解胀奶的办法是人工挤奶或喂宝宝吃。此外,热敷乳房,或轻缓的朝乳头处按摩也可以 13、产后疼痛:因为子宫的收缩,可能会感觉到抽搐似的疼痛。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子宫恢复的过程。这种感觉在喂母乳时会更加明显。 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1.按摩子宫:目的是帮助子宫的复原及恶露的排出,也可预防因收缩不好而引起产后出血。方法:先找出子宫的位置,对于正常分娩的产妇,可以轻易在肚脐下触摸到一个硬块,即子宫的位置。 当子宫变软时,用手掌稍施力量于子宫位置环行按摩,使子宫硬起,则表示收缩良好;当子宫收缩疼痛厉害,则暂时停止按摩,可采俯卧姿势以减轻疼痛,若仍疼痛不舒服,影响休息及睡眠,可通知护理人员。 2.恶露的观察:恶露是指由子宫所排出的分泌物,产后1~3天,量多、颜色较红,以后颜色减淡、量少,10天后呈淡黄色,一般在4~6星期会完全消失;若恶露有大血块、恶臭或鲜血流出等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医生。 3.小便:由于会阴伤口疼痛及生产时膀胱和尿道受损及压迫,可能在产后有解小便或解不干净的感觉,产妇应于产后2小时开始解小便,若解小便不通畅,要赶快通知医生。 4.大便:产后由于腹压消失、饮食中缺少纤维素、产妇的卧床都可促成肠蠕动减弱,排空时间延长,会阴切口的疼痛使得产妇不愿意作排便的动作,产褥期出汗又多,以上原因均易导致便秘。 所以产妇在产褥期应以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主,特别注意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下床活动,并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必要时可以口服蜂蜜、香蕉等,以促进肠蠕动;肛门内开塞露也可以使用,缓解大便秘结。 5.母乳喂养: 6.活动:产妇第一次下床,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贫血或空腹造成血糖下降而头晕,最好有家属协助。下床动作要慢,先坐在床边,过会儿再下床。 剖腹产一般在手术后24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了,可以帮助肠蠕动,减轻腹胀帮助排气,以及预防血管栓塞,下床时,可以用手托着伤口,以减轻伤口疼痛。 7.情绪调整:大多产妇是第一次生宝宝,没经验,对于宝宝不了解就可能产生一种自觉没用的感觉,什么都不敢动手,如喂奶、换尿片、哭啼等,如缺少了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安慰、帮助,易引起极度紧张,再加上严重睡眠不足,会影响产妇产后的情绪,严重的会在产褥期内出现抑郁症状。 产后护理的禁忌 忌不刷牙:产妇在月子里不刷牙危害很大。产后的头几天,为了补充营养,促进体力恢复,常给产妇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每天多达6~7餐,大量的食物残渣留在口腔内、牙缝里,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变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使龋齿、牙周炎、口腔炎等发病率大大增加,甚至因链球菌感染诱发风湿热、肾炎、心脏病。 忌不洗澡、不梳头:按科学规律,产后完全可以照常洗澡、洗脚。及时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加快新陈代谢,保持汗腺孔通畅,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汗液排出。还可调节植物神经,恢复体力,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 一般产后一周可以擦浴,一个月后可淋浴。不宜在澡盆内洗盆浴,以免洗澡用过的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洗澡时室温要保持在34~36℃,水温在45℃左右。浴后要迅速擦干,衣服要穿好,防止受凉。 忌过多吃鸡蛋: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产妇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忌多吃红糖:红糖营养丰富,释放能量快,营养吸收利用率高,具有温补性质。但是,产妇切不可因红糖有如此多的益处,就一味多吃,认为越多越好。因为过多饮用红糖水,不仅会损坏新妈妈的牙齿,而且红糖性温,如果新妈妈在夏季过多喝了红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中暑。 此外,喝红糖水时应煮开后饮用,不要用开水一冲即用,因为红糖在贮藏、运输等过程中,容易产生细菌,有可能引发疾病。 忌坚硬粗糙及生冷食物:新妈妈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过于寒冻的食物会损伤脾胃影响消化,且生冷之物易致淤血滞留,可引起新妈妈腹痛、产后恶露不绝等。 另外,最好不要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否则容易引起过敏或是细菌感染,会直接影响到接受母乳的宝宝健康。 忌喝大量白开水:一般产妇在怀孕末期通常都会有水肿现象,而产后坐月子正是身体恢复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要让身体积聚的所有水分尽量排出,如果又喝进许多水,将可能不利于身体恢复。 如果是剖宫产的妈妈可能需要服一些药物,则仍需饮用适量的水分,但不要一次饮用大量水,而应该分次适量喝。 ;
2,产后如何护理
产后如何护理 产后如何护理,大家都知道孕妇生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生产过后身体也是很虚弱。有一些产妇在生产之后没有得到科学的护理,就会落下疾病。一起来看产后如何护理吧。 产后如何护理1 产后妈妈在护理方面注意这几个情况: 一、伤口的护理,要观察剖腹产伤口、会阴侧切伤口或会阴裂伤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果有红肿、硬结、流脓、裂开等,要及时的给予处理。 二、要注意乳房的护理,如果局部有涨奶、硬结,甚至有红肿、压痛,要考虑有乳腺炎的可能,给予相应的治疗。 三、还要注意产后恶露情况,如果血性恶露过多或者持续时间过长,要除外胎盘胎膜残留、宫颈病变、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异常情况。 1、注意劳逸适当。产妇分娩的时候消耗的体力非常大,因此在产后应该卧床休息,等待身体有些好转的时候可以在室内慢慢的活动肢体。不可以做一些体力活动,这样对身体的复原很不友好。 2、在饮食方面也是需要注意营养的,但又不能补充过多,避免营养过剩。前期的时候,尽量多喝一些汤水类的流食,要注意蔬菜、肉类和水果的合理搭配。这些都是是产妇身体复原的重要条件。 3、产后需要护理和保护乳房。产后要尽快的让宝宝吸吮母乳,这样可以早一些分泌乳汁、还可以使乳汁的分泌增加,也有利于乳房的健康和子宫的收缩。 4、注意阴部的卫生,产妇阴部的`分泌物会比较的多,所以要特别注意卫生。注意排尿,刚刚生产完尿量会比较对哦,有尿的时候就要排出来,避免膀胱膨胀,不利于子宫的恢复。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保证每天的心情舒畅也是很重要的。 产后如何护理2 你现在生完宝宝之后是需要一定的恢复期的。因为个体的不同,所以身体的恢复时间也会长短不一。如果没有好好的去护理,有可能会落下一些病根儿,那么接下来我将会跟大家讲一讲女性在产后怎样么护理,身体恢复的更快一些。 1、产妇在生产完之后视力会出现变化。首先第一点就应该先保护好产妇的眼睛,不要遭受强光,如果产妇在产后出现了眼花的症状,应该避免长时间的看电视,或者是读报纸。 2、产妇在生产完之后,还一定要注意护理自己的口腔。该刷牙的时候还是一定要刷牙的,要不然牙齿上留下的污垢,能够增加产妇患龋齿,或者是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3、产妇在产后还需要对自己的骨盆进行矫正和护理。可以选择一些收腹性比较强的功能型的收腹带,这样对于矫正骨盆、恢复松弛的腹部肌肉是非常有好处的。 孕妇的产后护理是与分娩的方式有关,一般来说,如果是顺产的孕妇,在产后即可少量的进行活动,并且经常的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并且保持外阴的清洁,而对于剖宫产的孕妇需要在排气之后才进食,也要注意外阴清洁。 产后如何护理3 首先,产后恶露。 这是每一位产妇都会遇到的问题。记住每天观察恶露量、颜色、气味,并记录下来。血性恶露、浆液恶露、白色恶露,这些都是正常的恶露状态。如果出现紫色或肉色恶露,且伴有恶臭气味,你就要注意了,需及时就医。 对付恶露,医生通常会建议产妇穿成人纸尿裤。 一方面成人纸尿裤超大的吸收量,可以同时吸收恶露和尿液;另一方面,产后不易下床走动,穿着成人纸尿裤躺在床上,减少如厕次数,有利于伤口愈合。现在市面上不错的成人纸尿裤品牌像紫牛、得伴、包大人等都可以用。 其次,口腔护理。 妇女在怀孕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或维生素C的摄入不足,可能有牙龈充血、水肿,容易出血,特别是刷牙时出血。而在月子期间,如果不对口腔进行有效清洁,容易导致妊娠性牙龈炎和牙周病等问题,因此是有必要刷牙的。 产后口腔护理 可以使用产妇护齿牙膏,富含人体所需的液体钙,能够补充钙营养,有效巩固牙龈,防止孕期和产后牙齿松动。产妇专用的护齿牙膏中,还含有丰富的木糖醇,可抑制链球菌及酸的产生,能促进唾液分泌,从而减少牙齿酸蚀,防止龋齿,减少牙斑。 最后,产后溢乳。 生过宝宝的人都知道,产妇气虚中气不足就会出现溢乳,产后乳汁外溢怎么办?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休息,切记操劳过度。当乳汁外溢时,用毛巾或防溢乳贴置于胸衣内,用于吸收溢出的乳汁。
3,产后护理有哪些?
一、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疤痕产生,注重营养摄取,适度运动,身体清洁,勿提重物。二、恶露观察:产后洗头千万不要让头部受寒,一般情况下,大约在产后三周左右就干净了。三、月子期间避免碰冷水:坐月子期间避免接触冷水,也不要经常开启冰箱门。四、切忌吹风受凉:室内温度保持在摄氏25、26度,不要让冷气或电扇直接对着头吹。五、个人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勤换内衣裤。一般产后一周可以洗澡、洗头,但必须仅擦浴,不能洗盆浴,切记要用温水刷牙。六、饮食调养:除了吃些鸡汤等进补食物外,还应包括蔬菜、水果等。在烹饪蔬菜时加些姜丝,水果选择温性水果。多吃些汤菜,做到干稀搭配、荤素搭配。一般以每日4~5餐为宜。七、产后胯部修护:挑选一款软硬对比适中的垫子,在睡觉时采用侧卧或仰卧的办法睡觉,不能跷二郎腿,多吃一些补钙的食物,经常做缩宫运动,慢慢恢复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八、子宫恢复:除了喂奶的时候,其余时间少抱宝宝,多休息。提倡母乳喂养。不要长时间站立。九、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勤排空乳房,避免涨奶,佩戴宽松的哺乳胸罩,产后积极进行恢复锻炼,排残乳、疏通乳腺。十、及时塑形,善用束缚带:产后最好要束缚带,为了不要让其他器官那么快的往下走,给肚子回缩的时间,达到调整体型的目的。十一、关注产妇情绪:心情不快时,产妇要记得及时发泄出来,与家人好好沟通,保持一定的社交圈子,多与朋友、家人交流;积极锻炼对改善情绪也有一定的帮助。充分休息,才能拥有好心情,也有利乳汁分泌顺畅,心态一定要放平稳。十二、保证充足休息:努力做到其他事情尽量让家人协助,宝宝吃奶完毕睡着,赶紧睡觉,休息好了乳汁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