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者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迷茫者 > 健康知识 > 正文

目录

1,什么是肺结核?

什么是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案例:金某某,纺织女工,患肺结核已3年,体质瘦弱,呼吸紧张,咳嗽严重,痰液带血,有时成块,用化学抗痨药治疗无进展,改用奶油蜂胶(蜂胶产品,蜂胶资讯)制剂,2个月后体质转好,9个月后病证消失,经查已钙(补钙产品,补钙资讯)化痊愈。
  青年余某某,患肺结核已7年关,经用蜂胶制剂调理1个月后病情稳定,病灶减轻,体明显明显好转,检查肺部已钙化,一年后痊愈。
  蜂胶是天然抗结核良药,早在1962年,前苏联列宁格勒市和乌法市等有关医疗单位试用蜂胶调理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有良好疗效。1962年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卫生部学术委员会曾批准应用蜂胶油作为肺结核综合调理的补充药物。
  喀山医学院Karimova对因抗痨药过敏或无效而未能及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22例,用蜂胶作主要疗法,给15%蜂胶油或20%蜂胶乙醇水溶液,每日3次,在饭前1小时服用。疗程根据病情和类型持续4-1个月或更长。其中:50例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8例),用蜂胶油调理的30例有19例在调理4-8个月内空洞闭合;用蜂胶乙醇溶液调理的20例有2例空洞闭合,其余的病例空洞明显缩小,空洞周围浸润或局灶病灶吸收,结核毒性症状消失,全身状况转好。
  40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者2例),经蜂胶油(27例)或蜂胶乙醇水溶液(13例)调理后,有33例播散病灶明显缩小,另7例客观体征无变化。 21例局灶型(10例)或浸润炎症型(11例)肺结核患者经蜂胶油调理,除全身症状好转外,结核病灶亦受控制。21例中有5例同时配合抗痨药调理,患者服用蜂胶油促进了病灶吸收。 11例支气管淋巴结核患者用蜂胶油调理全总疗效良好。对合并支气管结核者,应用10%蜂胶水溶液做气管内注入并配合痨药调理,所有病例经2-3个月调理,支气管病损愈合光整,优于常规抗痨药调理。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蜂胶在调理结核病上的良效。这给肺结核患者带来了福音。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粒,温开水冲服
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2,结核病是什么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病因
1.原发性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2.血型播散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
3.继发型
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
在确定治疗原则和选择疗法之前,应确定结核病的类型和现阶段病灶进展及好的情况,并检查肺以外其他部位有无活动性结核存在。同时遵循以下治疗原则:
1.早期病变中的细菌多,药物容易发挥作用;
2.剂量适宜既能发挥最大杀菌或抑菌作用,同时患者也易耐受,毒性反应不大;
3.联合用药可防止耐药性产生,联合用药还可针对各种代谢状态细菌及细胞内外菌选药,已达到强化药效的目的;
4.用药不能随意间断,间歇疗法在剂量及间隔上有特定要求,用法也有一定规律,不属间断疗法;
5.化疗要坚持全程,目的在于消灭持存菌,防止复发,全程不一定是长程。
只有遵循以上五个原则、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才能确保治疗彻底。

3,结核病又叫什么病?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个脏器,其中以肺部受累,即肺结核最为常见。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
结核病常见的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肺结核患者还有胸痛、胸闷、咳嗽、咳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因炎性病灶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及小血管损伤,或肺部空洞的血管破裂,肺结核患者可有不同程度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烦躁、心情紧张、挣扎坐起、胸闷气促、发绀等症状,应立即进行抢救。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患者常出现不规则高热,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如果结核菌播撒到颅脑,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脑膜炎的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人体免疫力、抵抗力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结核病需要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当出现类似症状时需及早就医诊治,明确诊断,进行规律、全程的抗结核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4,结核病的介绍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5,典型肺结核的介绍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经过较长,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常无明显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始被发现;有些患者以突然咯血才被发现,但在病程中可追溯到轻微的毒性症状。